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塔庙新严迹半空,山前山后但孙桐。楼台影压浮天浪,钟鼓声随过岸风。
定有龙宫影深碧,初疑海市变青红。众医不识人间病,遗箓谁知药石功。
蚩蚩鹬与蚌,渔者并擒之。今日谁渔父,愿人熟计斯。
绛节排山仗,珠襦换玉衣。不乘黄鹄去,即御赤鸾飞。
受谥心无愧,朝真德有辉。太元庭上客,闻义亦歔欷。
诗人有志竟难伸,目瞽须知性未驯。块垒心中消不尽,且凭大笔写魔神。
乡关已近意还惊,五月危舟泊岸轻。六十衰亲归故国,一弯新月冷孤城。
却怜弟妹尝辛苦,久累亲朋卜死生。百里烟尘竦长夜,艰难何以慰深情。
天涯又是清秋节,莲衣乍凋轻粉。待雁书成,采乍人远,逗起一襟离恨。
擘笺分韵。怕旧日吟怀,别来销尽。月晓风清,练塘烟景有谁问。
乡园犹记往事,田田钱样小,初荐樱笋。帘影筛凉,簟纹回润,风色先传雨信。
流光箭紧。念客里看花,几番红褪,归去江南,梦中无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