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但见风来摇翠尾,那知露下濯红英。色空须信元同体,谁把丹青与染成。
新秋天气,正河鼓星高,牵牛花媚。禾黍西风,驴背一鞭遥指。
有人巢青阁上,倚危栏、望穷烟水。那识猿啼鹃唱,早断魂千里。
忆去年、瓜果闲庭里。看儿女灯前,乞巧欢意。萤火斜飞处,乍夜凉于洗。
而今归来索寞,最无聊、黄昏窗底。鸾镜轻尘莫扫,剩盈盈清泪。
高台多春风,旭日照彼岨。揽袂试登临,怀古遥踟蹰。
昔者周孝侯,奋身三恶除。家本罨画溪,折节此读书。
古今同一辙,与君皆侨居。工愁吴季重,深情王伯舆。
抗志慕贤达,悠悠千载馀。
十年京国总忘忧,诗酒风流共贵游。溪月夜游鳷鹊观,滦云晓湿鹔鹴裘。
书来慰我临池上,秋去思君到水头。更忆何人张仲举,于今江海为谁留。
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抱狱归舜,舍财去邠。豚鱼怀信,行苇留仁。
先世有作,馀庆方因。鸣玉承家,锡圭于民。连城非重,积善为珍。
高山如梯空,突兀露脊背。下临小坡阜,波涛浩破碎。
姽婳多余妍,奇怪或分外。青苍虽一气,俯仰各殊态。
攀萝陟层巅,跨险入幽霭。天工信好事,乘酣作狡狯。
当其抒壮藻,往往得奇概。上有幽人居,似保清净退。
偃月作岩屏,裁云出松盖。颇疑苏门徒,青眼非我辈。
余亦栖迟人,清辉澹相对。逍遥久忘归,终焉谢尘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