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春风浩荡思无涯,老病萦仍苦恋家。推枕不知真早晚,小窗披雨一庭花。
朱明门户是浮丘,浮丘丈人昔此游。采药相携浮丘叔,时从洞里入罗浮。
挹袖堂前花几处,春光一望消愁绪。云霞十里蜃楼台,锦绣三城龙子女。
今晨上巳是佳晨,与客倾壶坐草茵。偏霸不须为武帝,清狂且复作仙人。
屋外青山笑。笑先生、洗桐浇竹,几曾闲了。可是未能除结习,清癖倪迂同调。
又三径、楼缘客扫。出世无妨同入世,倚南窗,犹觉陶潜傲。
真朴性,古今少。
一龛休说蜗庐小。达人心,水流不竞,云眠都好。淡到忘言方得意,静里天机人妙。
算何必、冷吟长啸。添种碧桃花万树,溯仙源、即在红尘道。
浑不借,武陵棹。
昔我初至秦,使旨不到蜀。延首锦城春,千里寄孤目。
逮公今出峡,贱迹仍羁束。梦看使君船,翩翩转江曲。
西州去思者,何啻连万屋。攀辕犹弗还,我意岂能足。
所怜蜀人病,羸骨未生肉。公兮胡弗留,共与营糜粥。
自惟救护心,寝食对沟渎。回顾莫有助,此志亦单独。
公兮那得留,峡水峻而速。蚤去登堂庙,大作天下福。
病身鸡肋瘦,别恨容千斛。势须更勉强,渭上几一熟。
郡县减苛赋,廪廥贮馀粟。便当乞身归,径去友麋鹿。
茫茫大地总无禅,借路归家得悄然。昨夜铁牛奔渡海,一时还尽草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