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钟繇笔法传羲献,此是临池最上源。玉堂无事曾同论,别后何人更共言。
饥民船,何连连,船头乞食船尾眠。自从六月遭大水,性命孤悬一船里。
船有时而南,船有时而北,有时中流风怒号,大船小船行不得。
行不得,泊何许?后村已过前村遥,浪花如雪泪如雨。
泪如雨,无时休,安得黄河之水不向东南流。
昭阳殿高清昼长,珊瑚枕压七宝床。珍簟平铺碧云冷,珠帘半捲秋风凉。
此事谏疏非无补,君王自喜教歌舞。旧曲翻成阿滥堆,别调新传玉箫谱。
玉箫一曲度薰风,宫商十指何玲珑。碧沼游鱼窥菡萏,丹霄彩凤鸣梧桐。
梨园子弟多白发,承宣独喜王番绰。手提玉版不停敲,足踏青蒲恣欢谑。
双双粉黛谁家女,霓裳细拂鲛鮹缕。敛袖低眉不动尘,似解呜呜曲中语。
从来声色侈人心,人生乐极悲亦深。岂料箫声入云去,化作渔阳鼙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