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指南天鸿来燕去,河干阅尽车马。天涯修禊无多友,却又送君行也。
花信寡、只一树,长条斜映离亭写。文章新价,想扁舟过处,还如莺掖,传说姓名雅。
吾庐在,不等求田问舍,驴车暂许停驾。一年偷署湖山长,管领诗坛酒社。
堂上斝、照彩袖,宫袍乐事多牵惹。凉秋新夏,愿旧疾消除,身如药树,习静寿萱下。
少小事嫖姚,辛苦烟尘里。力尽三边境未归,身经百战常轻死。
古戍苍苍绝塞边,黄沙白草暗祁连。将军金印不得佩,麾下铁衣今已穿。
往来阴碛狼山下,破讷峰南战初罢。走马交河雪下时,洗兵瀚海鸿飞夜。
战骨萧条翳草根,边烽寂寞照营门。只知边将封侯贵,不见沙场愁断魂。
浮云归岫日,流水下山时。出处岂无意,世人难得知。
裂瓦寒霜重,铺窗月影清。灭灯惊好梦,孤枕念深情。
涧户沈沈锁翠烟,落花流水自年年。种桃道士多风致,疑是天台采药仙。
晴光上柳条,结伴戏花朝。歌近舟沿岸,人开马度桥。
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日暮争门入,衣香满路飘。
滩声欲驱山,山势欲束滩。水石本无情,相触因成喧。
悠扬止复作,决决还潺潺。静听恍有会,天籁非人间。
梵呗流寒空,风松响层峦。有时急瀑来,一泻云涛翻。
不知水何猛,磨得石尽圆。磊磊错鹅卵,其色黄朱殷。
或作大篆文,或作古锦斑。篙师与水斗,船艚溯惊湍。
石滑不受篙,尺寸进转难。平生敛退心,苇间每延缘。
好语慰篙师,且让邻舟先。
隔水寻开士,还应鼓枻来。那知秋未到,已觉暑全回。
花竹有馀色,山林良可哀。四方兵甲后,吟眺一徘徊。
君有贤名倾海内,薄云高义失今辈。李膺岂但重通家,北海芳樽常不废。
门外鸣驺千里来,琼枝琼树常相对。楚客遥贽江蓠草,卫豪思报琼琚佩。
昔过刘更生,接宴会君情。倾心无他意,谈笑碧云横。
佳树流芳不动尘,兰卮玉案冰壶清。君有高楼复百尺,绮疏临流秋月白。
围筵子夜未能休,传觞投壶灯动席。兴来振歌追流云,檐外疏梧翻露液。
主人自称未能醉,鸡声海色忽相迫。此时非羡行乐频,义气真能驱古人。
喜施惟谈马伏波,屯泽谁怜石季伦。城南灯火供儿课,买书不厌万轴新。
人生百年如朝夕,惟有贤者名不湮。惠好难忘有寸心,赠言千里及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