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乐府曾知有此堂。路人犹解说欧阳。堂前杨柳经摇落,壁上龙蛇逸杳茫。

云澹泞,月荒凉。感今怀古欲沾裳。胡僧可是无情物,毳衲蒙头入睡乡。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句》等。

  猜你喜欢
驻马上山阿(茅山秀才),风来屎气多。
紫凤双飞晓镜台,玉楼春冷燕空来。
蛾眉不及宫前柳,一度春风一度开。
新欢君未成,往事无人记。行雨共行云,如梦还如醉。
相见又难言,欲住浑无计。眉翠莫频低,我已无多泪。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五年梦绕清凉洞,猿鹤青山待我来。添得两行家国泪,西风吹上会仙台。

昨日盛开今日少,一朵当轩。靓色娟娟。却比繁英更耐看。

明岁而今花又发,蝶嚷蜂比。玉砌雕阑。物态人情似转圆。

东劳西燕,共离帆春涨。孤枕孤灯甚情况。便石尤风恶,银浦潮深,总难隔,两地愁魂来往。

青鸾仙海逝,怯怯婷婷,试影圆冰料无恙。一卷断肠词,翠咽红呜,莫揽个、杜鹃同唱。

约开到、蔷薇方相逢,须不似当时,玉京楼上。

君不见版筑当年胥靡徒,貌象忽与帝梦符。
卧龙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惮三顾庐。
又不见形模苦遭妇女笑,袖手不解世俗书。
碧山幽栖载典籍,银鱼焚弃甘林居。
出处虽云兰菊异,道则一贯无二途。
要之穷通有定分,所学岂以世俗拘。
一旦风云合际会,坐令四海如唐虞。
不用山林并容尔,胸中经济常自如。
世间余子真碌碌,得失交病言嗫嚅。
生前雅志一饱足,趋时妩媚忘远图。
夫君承平相家子,典刑自与今人殊。
青春已负老成器,白日兀坐圣贤俱。
腹笥兼收线五色,准拟补衮膺时须。
豹变要是有毛质,鹏飞九万看抟扶。
古岩风月镇长好,请著斯名鑱座隅。
云头红上三竿日,烟际青来数点峰。
桑椹熟时鸠唤雨,麦花黄后燕翻风。
铁心道人吹铁笛,大雷怒裂龙门石。
沧江一夜风雨湍,水族千头啸悲激。
楼头阿泰聚双蛾,手持紫檀不敢歌。
吕家律吕惨不和,换以红牙尺八之冰柯。
五丝同心结龙首,曾把昭阳玉人手。
只今流落已百年,不省愁中折杨柳。
道人吹春哀北征,宫人斜上草青青。
吴儿木石悍不惊,泰娘苦独多春情,为君清泪滴红冰。

冷信近窗纱。瘦影交加。斜阳衰草路三叉。花意浑如人意淡,洗却繁华。

心绪正如麻。无兴探花。一枝横压帽檐斜。问讯重阳风雨后,秋在谁家。

一阵春风散晓霞,使君千骑拥高牙。太平天子加崇重,见说瀛洲已草麻。

又识山之势,何为识此山。肖形殊聚米,成象自开颜。

万点峰宜绘,千堆路几弯。眼前寻弃地,画里比斜鬘。

朗朗形如见,层层叠莫攀。将才多妙策,著绩出人寰。

长途望无已,高山断还续。意欲此念时,气绝不成曲。

落日秋天鸿雁,长洲烟水蒹葭。
沅澧尚留兰芷,武陵难觅桃花。

前山复后山,莽莽山头月。古人复今人,累累山下客。

朔风当马嘶,征车夜中发。星河落人面,冰雪棱马骨。

壁立上苍苍,鸡鸣关塞白。

黄里裹冰肤,累累若贯珠。谁将龙刮目,未许荔称奴。

益智神能健,清心暑可驱。更怜嘉树荫,霜雪总无殊。

剑门关下一夜雨,飞泉倒卷长松舞。溪涨涂泥不可行,恰当此处逢端午。

男儿堕地走年年,回首庭前榴树边。题诗纵酒酣歌笑,看花躤柳共留连。

而今寂寞山中路,山树凄迷半烟雾。小市菖蒲无可寻,斗草儿童入山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小雨初收,疏烟笼柳,西风萧瑟闲庭。渐枫林霜染,梧叶纷纭。

芳草瑶阶重叠、东篱菊色遍黄金。恨此日,家乡客邸,两地登临。

伤心。吴江越岭,叹愁云杳隔,魂梦难寻。纵有回文字,鱼雁无凭。

说甚萸囊菊液,终难解、别恨离情。空凝睇,云山苕递,枉自魂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