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装衣楚楚,家世印累累。来作箕帚妇,不忘蘋藻诗。
居然成万古,何啻谒三医。骑省还秋直,霜侵鬓脚衰。
春剪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
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敧侧。英雄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
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长。
禁额如云起,仙人隔仗望。万重珊翠里,不数尚书郎。
与郎相别时,槟榔高过屋。妾有回文锦字诗,为郎翻作槟榔曲。
绿窗沈沈春昼閒,金盘钿合罗两鬟。苦心一寸谁解识,中含血泪红斑斑。
昨梦郎归采蒌叶,丹髓凝春霞满颊。愿封珠唾寄蛮笺,郎若见时还念妾。
掘来古镜字模糊,秋雨雷塘宿草枯。拂拭菱华长太息,君王曾照好头颅。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名声,又为巡抚宋公重客,宋公时时造焉。于是苏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载酒来访者不绝,而慧庆玉兰之名,一时大著。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堂邑古壮县,地滨白通河。我等游燕冀,操舟河上过。
路逢两父老,白髭鬓皤皤。自言令斯邑,前后知几何。
岂弟如父母,张令良不多。往者不可作,来者谁同科。
吏治日芜秽,民病日沉痾。语罢还太息,继以涕滂沱。
何况十年来,无岁无干戈。黄尘迷道路,白骨?陂陀。
原田自膴膴,孰种麦与禾。遗黎转茕茕,短褐不至腂。
念此丧乱际,思治意则那。今焉亦已幸,得见羲与娥。
脱之涂炭中,所重在抚摩。视民有如伤,圣德无偏颇。
载粮往赈给,下令蠲烦苛。之子青云彦,绿发颜如酡。
壮志在经济,夙学崇丘轲。一旦?推择,职此非由他。
丈夫贵立事,岁月如奔波。丞乎岂负子,行矣勿蹉跎。
赠以辛苦辞,酌以金叵罗。报政抑何日,天门郁嵯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