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画格作鹿庐体以伸意四首 其三

客中百感情弥适,徇友相规刊笔格。卖画囊无造孽钱,此心有似江潮白。

字以和,号寄舫,以同知分发浙江不赴。秉性恬憺,收藏书法名画,精于鉴别,喜山水,得元人超逸之致,筑别业于宅畔,名曰“适园”,园中画室曰“易画轩”,与人约画者,必以颂诗相易,一时四方名人投赠,题赠诗文成编行世。平日以书画吟咏自娱。著有《适园自娱草》。子羲唐丙戌进士,工部主事。
  猜你喜欢
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
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天末归帆小。
家在江南,三迳都荒了。何时到。暗尘扑帽。应被渊明笑。

彫陂之水清且泚,屈为印文三百里。呼船载过七十馀,褰裳乱流初不记。

竹舆岖�载山径凉,仆姑呼妇声相倚。篁中犹道泥滑滑,仆夫惨惨耕夫喜。

穷山为吏如漫郎,安能为人作嚆矢。老僧迎谒喜我来,吾以王事笃行李。

知民虚实应县官,我宁信目不信耳。僧言生长八十馀,县令未曾身到此。

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红潋荡融融,莺翁鸂鶒暖。
萋芊小城路,马上修蛾懒。罗衫褭向风,点粉金鹂卵。

西风裂天荒,银河翻巨浪。残月东海头,至今不敢上。

从天降,从天降,宛宛两仙人。万炼黄金开面目,九还玉液铸精神。

白日现真身。

南轩款佳客,北堂奉高年。
两庑辟数舍,幼累聊伏跧。
未能大门闾,岂暇週墙垣。
求足何时足,万事姑随缘。

醉梦几寻芳草渡,吟魂飞上月明楼。散人已出形骸外,肯作乡声效楚囚。

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青天一明月,孤唱谁与和?

有章掷还太尉阁,有版不受丞相垣。南朝天子许谢病,窃长木石仪鸾园。

平生气节诗千首,才非元亚甘刘后。

素闻鲁庙铸金人,晚学程门坐泥偶。双平原里庶全归,他日圹铭辞大手。

前岁树皮尽,去岁草根绝。依旧春来满地青,荆杞蓬蒿不堪咽。

须臾性命倚吴商,妻儿典与一身孑。一身孑,千愁结。

迎送官人何足怜,县庭催租日流血。

渥洼生骏驹,丹山生凤雏,
家有宋馨子,庆自积善余。
粹然秀眉宇,莹彻真璠玙。
高声诵论语,健腕学大书。
头头欲第一,气已凌空虚。
想其雇复意,何止掌上珠。
更期速腾达,尔祖立以须。

石笋生孤标,屹立青冥直。根横晓浪痕,箨卷春云色。

棱棱长钧锋,应使山魅惕。

日中有琼池,月下有蕊渊。
其精堕为朱雀玄武之二水,钟陵疑即须弥巅。
遂就前湖作殿阙,五风摄处驻行天,沧溟操筑又桑田。
自是水轮扶地轴,不比羲仲御虞泉。
簪石岂仗神鳌戴,衔木非凭精卫填。
琉璃推现天人界,香水捧浮帝释莲。
独留后湖照婵娟,金银气已贮秋烟。
中有群玉为策府,由来曲洛是书渊。
灵沼未闻还宴镐,昆池何况本学滇。
钟阜如龙下饮之,岛屿真横过海船。
鸡笼龙舟碧相揖,对蛾对镜画春妍。
君出太平门,试拂堤边柳。
天丝树树堪垂手,锦水绣岭低回否。
长生新馆立烟波,万顷明月万顷荷。
荷柄发花香入带,风来湖上竟如何。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人间那得生奇树,五爪横抓天地数。冰霜屡劫坚多心,呼吸阴阳非鬼护。

同根异干苍龙拿,繁枝相接无槎枒。雄姿顾自伍凡木,荒山丛立鹓鸾嗟。

霜皮秋暗沈颜色,本性虚含岂天贼。犯雪常贞松柏操,凝烟坐待藤萝匝。

叶落旁惊一爪枯,大年同尽悲薪樗。百形浇溉资灵液,纤条不注非吾躯。

四爪峥嵘尚凝绿,但恨直上无拳曲。讵为逃刑忌斧斤,道在鸿濛鸡卵伏。

间窗偏见日,客梦乍惊时。野鸟啼何早,晴云去每迟。

弱花环短砌,修竹犯疏篱。最忆陶元亮,羲皇任汝为。

曾向毗陵怨别离,十年重见不胜悲。
相看共有江州泪,湿尽青衫是此时。

晓辞帏幄下承明,肤藻亲裁宝篆清。桐叶九天分使节,烟花千里趣王程。

观风雒水随车得,赋雪梁园授简成。早晚周诹还献纳,五云多处听珂声。

  臣猥以幽孱,曲承临照,僻在幽远,忠义自持,唯将一心,上结明主,比蒙号召,自取愆尤。王师四临,无往不克,穷途道迫,天实为之。北望天门,心悬魏阙。嗟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躯,吾君外臣也。忍使一朝,便忘覆育,号兆郁咽,盍见舍乎?臣性实愚昧,才无异禀,受皇朝奖与,首冠万方,奈何一日自踵蜀汉不臣之子,同群合类而为囚虏乎?贻责天下,取辱祖先,臣所以不忍也。岂独臣不忍为,亦圣君不忍令臣之为也。况乎名辱身毁,古之人所嫌畏者也。人所嫌畏,臣不敢嫌畏也。惟陛下宽之赦之。臣又闻鸟兽微物也,依人而犹哀之,君臣大义也,倾忠能无怜乎?倘令臣进退之迹,不至鬼恶,宗社之失,不自臣身,是臣生死之愿毕矣,实存没之幸也。岂惟存没之幸也,实举国之受赐也。岂惟举国之受赐也,实天下之鼓舞也。皇天后土,实鉴斯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