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酒妆秾,摸碑廊静,梵天春晚。记旧游、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
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忘归去,对油幕半开,日斜经院。
莺花正愁梦短。奈一例、华鬘催劫换。傍石幢凉雨,残僧还说,沈香新怨。
泪湿洛阳东风谱,怕衔尽、蔫红成鹿苑。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
苍苍山中桂,团团霜露色。霜露一何紧,桂枝生自直。
橘柚在南国,因君为羽翼。谬蒙圣主私,托身文墨职。
丹彩既已过,敢不自雕饰。华月照芳池,列坐金殿侧。
微臣固受赐,鸿恩良未测。
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复过。大军未集孤城倾,壮士一呼贼锋挫。
贵不必横冲都,众不必鸦儿兵;鹿仔港接彰化城,毛葫芦即君子营。
一战大里杙,再战牛马庄。炮声如雷地中起,杀贼不克被杀戕。
贼戕真义士,诏书煌煌传庙祀。粤东嘉应国子生,乔基其名李其氏。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