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杂咏 其二

天空海阔任婆娑,极目冈陵髻似螺。草地桑苗迟作赋,鸿濛笔墨渐开科。

狰狞番女披衣少,劳苦车牛涉水多。五十年前兵甲事,犹馀父老为谈么。

陈兆蕃,清康熙年间(1662~1723)福建晋江人。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猜你喜欢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老友真难得,其如相见希。已能三叟似,未即四翁非。

野鹿曾忘世,江鸥亦息机。年年花发候,貌与玉兰肥。

否极泰斯来,其机良可见。不幸言而中,识者颇惊叹。

中国非无人,随波为士患。柬之虽已老,犹得称好汉。

玉人宁受教,舍汝难自贱。袖间惟缩手,谁与拨世乱?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雨馀天气动朝寒,寒食都来数日间。羯鼓催开小桃李,画屏围出好溪山。

尘埃老我真堪笑,风物撩人欲破悭。梅雪巳残春过半,一尊无处与公閒。

落日危楼上,诗成只自哦。清商行老矣,红叶奈秋何。

堕甑前非悟,跳丸去日多。功名犹诳我,未许著渔蓑。

既游天汉地,复泛清汉流。
我本襄汉人,对酒集百忧。
是时云气昏,雪片迷汀洲。
沉沉百丈潭,坐看渔子游。
重裘悯浑脱,得雋怜深投。
舞空清渚迥,遍积修篁幽。
山川疑旧里,歌舞迷新游。
薄暮理归棹,中流任夷犹。
忽惊在乡社,谁辨阴成楼。
欻知非旧邦,汍澜涕难收。

数载同樊系,秋来尔欲飞。只疑天路阔,烟雨尚霏微。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闲。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老柏参深水,封题远寄将。发奁知长者,闭閤自调香。

风光承露照,雾色点兰晖。青荑结翠藻,黄鸟弄春飞。

斜街木局尽闲房,御史微行自不妨。从立宪台曾有旨,代天耳目付贤良。

灵帅与谁善,得君宾幕中。从容应尽礼,赞画致元功。
连塞云长惨,才秋树半空。相如偏自惬,掌记复乘骢。
古道遥临水,荒城早闭门。
乱山衔落照,归鸟下空园。
江口渔人舫,崖腰桑树村。
客愁何可奈,有酒莫空樽。

越江兰桨晓春移,宿雨初收水满堤。处处引童耘旧陇,家家牵犊试新犁。

桃花带晕红犹浅,柳叶拖金绿未齐。客路正愁行不尽,玉莎丛里鹧鸪啼。

婆娑老树话南迁,但见秋清水极天。远火渔多僧独坐,大江风定月中悬。

苍龙蜕委禅栖后,朱鸟魂销落叶前。借与蒲团袪世虑,不知换劫是何年。

亭倚高山山与齐,寄身天地此攀跻。云边野树迷晴色,夜半天鸡促晓啼。

舍矢犹馀当午兴,挥毫急记下车题。夕阳骑散方音寂,一榻梨花傍雪栖。

马蹄西去夕阳催,浓淡寒山翠作堆。
北雁无情怕秋热,带将寒信过江来。

文衡卓卓擅英声,相与明簪笑语清。报国共盟推毂志,五湖敢羡一舟轻。

阳月斯纪,应钟在候。载洁牲牷,爰登俎豆。
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