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西风竹。风入翠烟□矗。红小阑干知几曲。声声敲碧玉。
窗下凤台银烛。断梦已惊难续。曾伴去年庭下菊。夜阑听雨宿。
  「陈东甫」生平不详。吴兴(今属浙江)人。与谭宣子、乐雷发交友赠答。见《阳春白雪》卷六谭宣子《摸鱼儿》题序及乐雷发《雪矶丛稿》。存词三首。
  猜你喜欢
山驿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晖。
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
白云芳草与心违。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
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楚色笼青草,秋风洗洞庭。夕霏生水寺,初月尽云汀。
棹响来空阔,渔歌发杳冥。欲浮阑下艇,一到斗牛星。

广莫风中小岁春,百昌未吐兰芽新。柔芸都荔元同节,园柳宫梅且后尘。

南国美人东家子,若英华彩苕荣比。蕙楼菌阁起江边,绿叶紫甚罗户里。

崇佩朝充翡翠囊,温汤夜浴鸳央水。博山炉中百和香,虎蒲龙枣及都梁。

流雪回风萦洛蔼,横烟斜一袅秦芳。曾闻有酒布兰生,复有雅曲猗兰名。

愿分明烛徐吾影,耒媚国香燕姞情。

共惜余春赋式微,莫教当饭失苗藜。
行行直度南云北,得得还寻东院西。
白发已应随日长,黄鹂更与尽情啼。
试哦小雨轻埃句,绝胜前村滑滑泥。

圣学千秋久舍藏,救时深切信奇方。欲凭《论语》平天下,半部谁怀一日长。

河水南边广武山,山头簇簇故城閒。徘徊不尽千年事,秋草秋花驻马看。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
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
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
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海子头,谁家楼,绣帘半捲风悠悠。行人谓是将军府,将军不来罢歌舞。

铜台翠瓦散春烟,歌舞人空曲尚传。不意秋风寥落后,江南更识李龟年。

几树桃花认未真,又何分晋与分秦?渔郎不悟避秦者,便把兴亡说与人。

客行一夜秋风起,客梦南游渡湘水。湘水泠泠南底清,
二妃怨处无限情。娥皇不语启娇靥,女英目成转心惬。
长眉入鬓何连娟,肌肤白玉秀且鲜。裴回共咏东方日,
沉吟再理南风弦。声断续,思绵绵,中含幽意两不宣。
殷勤纤手惊破梦,中宵寂寞心凄然。心凄然,肠亦绝。
寐不寐兮玉枕寒,夜深夜兮霜似雪。镜中不见双翠眉,
台前空挂纤纤月。纤纤月,盈复缺,娟娟似眉意难诀。
愿此眉兮如此月,千里万里光不灭。
九折无停波,三光如转烛。
玄珠人不识,徒爱燕赵玉。
祖龙已深惑,汉氏远徇欲。
骊山与茂陵,相对秋草绿。

回首江乡记昔年,春风一线引飞鸢。乍看霁色三山地,却放秋光九月天。

几处儿童喧海畔,满空鱼鸟透云边。旁人莫笑凌霄晚,万里扶摇正洒然。

古寺维舟夜,风光似昔年。钟声迟客梦,渔火照残编。

帆静千江月,烟横万里船。啼乌栖断岸,徙倚不成眠。

迢递燕台役,行行正未休。晚潮富阳火,春雨霅溪舟。

奔走双蓬鬓,艰难一敝裘。惟应访旧乐,十日酒尊留。

咏絮闺中秀。记三珠、高堂亲付,上头时候。双股珑璁寒灯里,常伴深宵刺绣。

早共诩、秦徐嘉耦。闽峤滇池千万里,忽吠蓝风猛鲸鲵吼。

重有恨,忍回首。

飞蓬镜里容消瘦。怪无端、燕归何处,伤心如疚。仿佛梦魂寻亲去,坠向洲前曾否。

叹笔砚疏来已久。一字吟成和一泪,想行行点点沾衣透。

宝此卷,等琼玖。

杨歧乍住屋壁疏,满床尽布雪真珠。
缩却项,暗嗟吁。翻忆古人树下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