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容(1436—1497),字文量,号式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钱谦益称他“好学,居官手不释卷,家藏数万卷,皆手自雠勘”。著有《世摘录》、《式斋集》、《菽园杂记》十五卷,《四库总目》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又有《式斋集》,并行于世。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青山当户牗,秋光霁、明月倒壶觞。羡金粟道人,草堂松竹,青莲居士,藜阁文章。
传家久,朱门开累叶,画省付诸郎。绿酒黄花,渊明高卧,红颜白发,樊素新妆。
登高频回首,江南旧恨在,铁笛沧浪。十载故园兵火,三径都荒。
待山园再葺,读书万卷,湖田晚熟,纵博千场。老子婆娑不浅,尽意疏狂。
汝是何来,宣公后裔,太仆曾孙。见中山绝技,喷成墨雾,洪园异节扫向苍云。
才大难施,调高寡和,历落嵚崎可笑人。因底事、着缁衣皂帽,便欲离群。
莫教短笑长颦。且百饮深杯醉不分。任千峰极目,闲愁不断,一身出世,故态犹存。
骂鬼文章,吓蛮书檄,一卷离骚酒一樽。还记取、是钓台狂客,栗里遗民。
蔚彼高树林,上有双鸣禽。请君罢欢宴,听妾白头吟。
儿时同里居,追逐亭台下。妾弄青丝绳,郎骑碧竹马。
十六始嫁君,花靥垂两鬟。宛转郎左右,何时不可怜。
妾意尚疑新,郎心忽已旧。不是故情疏,自是新恩厚。
玉台对明镜,红颜未应老。炎天弃团扇,凉风何太早。
君如云中雁,妾如枝上花。雁飞自有处,花落向谁家。
戚戚复戚戚,世事不可必。但恨识君初,两心望如一。
含情欲谁语,揽涕背人流。君心如明月,不照妾心愁。
道逢故家人,寄书予父母。嫁女事贵人,不如田家妇。
田家虽苦辛,白头长相守。
丑妇怯青镜,当春强欢媚。佳人饰红芳,祗恐老日至。
清修岁可延,婵娟色难恃。松乔悟兹理,倏遂高举志。
君今五云居,湖山迹先寄。相从殊有怀,诛茅恨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