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潭深不极,鉴碧无菱花。日脚下波心,澄江见鱼虾。
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
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
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
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
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
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
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
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
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
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
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
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
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排风御气复鞭霆,历览无边造化情。随分自能安至乐,玩心谁复识高明。
先天图有年年运,皇极书为世世经。首尾诗成多寓兴,调高白雪少人听。
自是韶光不耐秋,水光山色一时休。细将瓦砾分明看,片片飞来落叶愁。
海雁年年自往来,迢迢此去几时回。春风满路真消息,应是桃花处处开。
爱山久成癖,得山真隽永。太华隔风尘,五年梦幽境。
传闻十丈莲,拟扣玉仙井。雪花忽迷漫,苍巅堕昏暝。
蹇余世缘深,方外久自屏。意是希夷君,俗驾疏造请。
行行风撼林,稍稍云度岭。云间三峰面,隐约露芒颖。
初如滟滪堆,屹起势奔猛。渐如倚天剑,万仞铁花冷。
烟霞半明灭,瞬息变光景。乃知造化心,相哀亦相警。
归鞭晚匆匆,回首心耿耿。浩歌夜深寒,孤月挂峰顶。
万叶凋零,清池积就,一片幽忧谁省。尚记春归,片尽落红愁病。
又只被、雪压霜欺,似残葩、粉消香烬。甚年年、玉露金风,惯入芳菲断肠径。
芸窗谁传锦字,便倩宾鸿寄远,难寻前景。翠阁重楼,争袅旧时蝉鬓。
纵忘却、客里流光,奈敲帘、雨疏风劲。为何人、滴遍芭蕉,泪随残漏永。
云山偶尔遭攧,臂痛不可胜言。府教挥金办供,殷勤咨请谈禅。
禅禅,不在拈槌竖拂,亦非作用周旋。不在扬眉瞬目,亦非文字语言。
祇据现成公案,自然七方八圆。在云门得之,则曰一句三句。
在法眼得之,则曰惟心法门。在沩仰得之,则曰父慈子孝。
在临济得之,则曰三要三玄。在曹洞得之,则有偏正回互。
在天下老和尚得之,则有问答机缘。在云山得之,则全提正令于人天之上。
在府教学士得之,则致吾君于尧舜之前。在现前大众得之,则随宜应用。
在太孺人黄氏得之,则生于忉利诸天。禅禅,绵绵密密,密密绵绵。
渡水胡僧无膝裤,东村王老屋头穿。拈来一一中的,不妨似箭离弦。
脱或踌躇拟议,迢迢十万八千。
天堂神宫拜图册,铜匦金轮置庭室。阿师血像高百寻,未有淫昏不佞佛。
斗南一人忠回天,鹉翼双垂幸未折。乐章旋奏桑条韦,晨牝当阳甘覆辙。
猖狂但乞二氏灵,慧范崇恩并加秩。帝后争营佛寺新,观亦落成景龙日。
莲台璎珞月双圆,椒殿衣裙云五色。至尊惨继东宫戕,仙佛几曾裨毫末。
景云反正由平王,冥助何关法善术。金仙玉真秾如华,两两黄紽改妆抹。
铸钟作铭帝观书,楷法犹徒八分出。铭辞骈俪踵齐梁,起草知经谁手笔。
得无昭容秤量余,鬼蜮风流巧涂泽。佛耶仙耶安可诬,地狱正为是人设。
长林寒风厚,斗室霜气侵。珍重故人惠,有衣亦可衾。
中夜每起坐,春温解重阴。明月入我户,流光照鸣琴。
念彼世中人,异调难同音。顿使羔裘贤,难执遵路襟。
思君三叹息,付之一悲吟。万感既刊落,一息自深深。
乃知人心妙,昼夜当温寻。感君衣被意,示我禅定心。
获此领中珠,不啻腰缠金。欲悉此中元,何时来盍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