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 其十五

白头无恙鲁灵光,《七发》文成二竖藏。盎盎炉香宜小阁,深深帘幕称间房。

诗签切莫求新句,药裹终须检古方。郑重加餐还努力,春风儿女廓然堂。

(1629—1701)江南常熟人,字遵王,号也是翁。贯花道人、述古主人。少学于族祖谦益,深受赞赏。所居述古堂,多善本书。绛云楼失火后,所余书籍及谦益之诗文稿,均归述古堂。所撰《读书敏求记》,于板本原委,叙述甚详。又为谦益《初学》、《有学》两集作注。另有《述古堂书目》及《怀园》、《莺花》、《交芦》、《判春》、《奚囊》诸集。
  猜你喜欢

酦醅新酒人间熟,蓓蕾寒梅岭上开。亲自折归樽畔去,几回寻向雪中来。

久在京华损道心,故人谁与念升沈。
春楼卧病燕相伴,湖寺题诗僧为吟。
三月不逢家信至,一茎新有鬓丝侵。
早知谏猎非时节,只在山中自养金。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多病怯烦暑,短才忧近职。跂足北窗风,遥怀浩无极。
故人易成别,诗句空相忆。尺素寄天涯,淦江秋水色。

手张孔翠惜鬖鬖,此画曾过夜起庵。且傍寒泉避牛触,徘徊五亦厌东南。

形如鹤,性耀似孤云。自在空中无挂碍,来来去去意无尘。

世外乐天真。

大成拜,三教理超群。结就丹阳蓬岛去,仙乡别有洞天春。

道象古今新。

散步平江上,涛声亦壮哉。有风时卷雪,无雨忽惊雷。

璧月波心转,银河天际来。鱼龙眠不稳,俯仰一徘徊。

标格清高迥不群,自开自落傍无邻。天寒岁晏冰霜里,青眼相看有几人。

别墅促煎茶,溪边路不赊。蓝桥曾种玉,春笋出仙家。

画角声中朝暮浪,青山影里古今人。烟低紫陌千行柳,日暮朱楼一曲歌。

洛水波声新草树,嵩山云影旧楼台。云布长天龙势逸,风高秋月雁行齐。

风递莺声喧座上,日移花影倒林中。芳园醉散花盈袖,幽径吟归月在帷。

极目远山烟外暮,伤心归棹月边迟。

骤雨浩然去,空山晚作晴。斜光平野湿,返照半溪明。

鹭度无云岭,烟生欲暮城。此中饶究竟,天意岂逢迎。

庾岭烟迷夜寂寥。罗浮月冷路迢遥。可堪空色不相遭。

风笛吹残浑欲断,霜笳听罢惯能销。依依脉脉迥难招。

江湖犹自念京畿,国破城春泪满衣。台省几年明主弃,俊厨一网故人稀。

恨填东海常衔石,忍饿西山不采薇。多事鼎翁为吊客,信公视死本如归。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
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地势尊严今上国,天王明圣此中兴。

一丘一壑正相宜,水秀山清慰所思。块石枕头何代事,寥寥古道忆吾师。

我有一转语,历劫常如此。
迥绝无人和,聚头相共举。
圣世休祥见景星,曾闻瑞日庆云生。
羽人中夜来朝斗,透过松梢一点明。

夕阳影外吟情古,湖堤几丝飘碧。轻染衫痕,纤描眉样,离恨已堪消得。

天涯怨别。见罨雨寻鸦,拂晴弄蝶。尔许青阴,津桥初醒倦游客。

宝钗楼畔行过,有嫩莺幽语,啼瘦湘月。擪笛红亭,抛笙香阁,怜我缟衣颜色。

芳踪愁绝。待洗竹眠琴,补苔移石。折赠归人,画桡迟戴笠。

不羡黄金屋,不羡白玉堂。羡尔登龙门,当坐生辉光。

登龙门,上青天,田文没去李膺贤。登龙门,出幽谷,孔融了了馀碌碌。

不忧坐上客,独忧樽中酒。听鹤忆华亭,满坐谁相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