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秉兴登兹亭,朱槛临曲洲。俯仰一寓目,高风振衣裘。
新阳力尚微,冰雪浩未收。出没林间翮,飞鸣各有求。
缅彼北山岑,翛翛云气游。闻有两高士,茹芝卧岩幽。
长离在青冥,燕雀安得谋。伊子世味薄,坐感岁且流。
愿言从之子,相与物外游。
薄暮轻为别,扁舟去渺然。干戈南国外,雨雪大江边。
信宿行应远,登楼望独悬。春来能几日,客梦益相牵。
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膺箓受符。
陶唐既谢,天历在虞。
于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位以龙飞,文以虎变。
玄泽滂流,仁风潜扇。区内宅心,方隅回面。
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凤鸣朝阳,龙翔景云。嘉禾重颖,萤荚载芬。
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恢恢皇度,穆穆圣容。言思其顺,貌思其恭。在视斯明,在听斯聪。
登庸以德,明试以功。
其恭惟何,昧旦丕显。无理不经,无义不践。行舍其华,言去其辩。
游心至虚,同规易简。六府孔修,九有斯靖。
泽靡不被,化冈不加。声教南暨,西渐流沙。幽人肄险,远国忘遐。
越裳重译,充我皇家。
峨峨列辟,赫赫虎臣。内和五品,外威四宾。修时贡职,入觐天人。
备言锡命,羽盖朱轮。
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受,不言而喻。于是肄射,弓矢斯御。
发彼五的,有酒斯饫。
文武之道,厥猷未坠。在昔先王,躬御兹器。示武惧荒,过亦为失。
凡厥群后,无懈于位。
姬昌圣瑞胤厥祖,泰伯仲雍逃荆蛮。坐令周历过所卜,高风千古谁追攀。
惠皇畏废出奇计,四老昂藏趋殿陛。吕宗覆尽鼎再安,玉玺神光归代邸。
赵王枯冢生秋蓬,谷城黄石埋幽宫。空山不闻《紫芝曲》,白云影没南飞鸿。
灵岩山中沈夫子,诗坛耆硕谁与比。七十成名历省台,归泛五湖逐烟水。
昨春迎驾淮海滨,天子赐诗称故人。浩歌为和香雪海,《山居》十首长留春。
重来争羡归愚叟,一卷新诗陈拜手。天毫洒落为题辞,李杜高王未曾有。
今年八十宜杖朝,璇题捧出松鹤标。尚方珍赍岂殚述,荣光丘屋腾云霄。
都人倾勋僚友贺,且喜颜发如童髫。柳堤浅浅莺花迹,冰泮长河挂帆席。
宸翰殷勤惜解携,十载为期伫仙掖。
入门松桂深,清气生人心。霞影迷窗绮,花光照地金。
微风起层阁,初月升高林。终夜魂自健,满堂钟磬音。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天末云冉冉,林端鸟翩翩。云出既为雨,鸟飞亦知旋。
君子识其微,进退合自然。靖节旷世高,素翁当代贤。
出处虽异途,德音可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