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戏梅竹二首·梅

溽暑初蒸日正长,人间何处有清凉。
先生笔下风威劲,便放寒梅次第香。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猜你喜欢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
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
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
行听雨蒙歌迅召,不应衮绣有遐心。
力辞大政勋方著,均佚琳宫道益深。
北阙嘉猷常简在,东山春色寄幽寻。
半言夙契三乘偈,一噫何妨万窃音。
贱子抠衣陪下士,天游六凿已无心。
燕恋雕梁马恋轩,此心从此更何言。直将尘外三生命,
未敌君侯一日恩。红蜡有时还入梦,片帆何处独销魂。
忍看明发衣襟上,珠泪痕中见酒痕。

谁写芙蓉望俨然,清香虽未态殊妍。真花开落才三日,一纸长存定百年。

寒食清明都过了。盼得春来,又怕春归早。绿暗红稀莺燕老。

天涯何处寻芳草。

独上高楼思渺渺。感逝怀人,几度愁盈抱。白日蹉跎清兴少。

落花流水江南道。

嗜酒爱风竹,种竹涓日醉。小园窘边幅,杂芳纷位置。

此君何可无,野卉辟之易。亩许得滋旷,千个栽不翅。

故人虽借居,爱竹有幽致。肯割钟山青,分植容成地。

移来天亦喜,凉生雨兼值。既免躬抱瓮,何惜亲阅视。

飒爽已可人,能同听秋思。

北山已巉绝,盘道乏萦回。
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
涧声高更咽,梅蘂雪犹开。
却忆僧房坐,深炉拥细灰。
有*之后,国于陈、庆流苗裔。远世有、异人间出,簪缨不坠。别派中分汾水右,英灵吸尽姑山气。看凤麟、来应太平期,为佳瑞。都未展,经帮志。医与卜,浑作事。把活人手段,此中聊试。德义不孤朋友乐,田园粗了儿孙计。有鬓丝、禅榻老生涯,栖心地。

蚁子曾闻堪作醯,澎湖佳味有丁香。京都可惜无人寄,崇效花前客未尝。

名家侠节世称贤,七十餐霞偶列仙。结客长安曾置驿,买山阳羡久成田。

书来济北春鸿远,梦落吴门晓月悬。为问庭前双玉树,青葱欲赋上林篇。

东邻昨日收白骨,西邻今日啼青蛾。伤心又过中元节,城下招魂应更多。

山翁自愧坐无毡,赋役相承断复连。前载已捐南畈土,去春仍旧北山田。

差科正恐无虚日,货鬻深忧有尽年。幸有读书窗下月,夜深依旧十分圆。

凤凰枝上舞??,恍似湘南与渭南。紫箨穿林龙乍跃,琅玕着雨翠如酣。

风前递影频摇万,月下开樽偶共三。最忆汉滨千亩地,碧波江涨水挼蓝。

五月江南雨乍晴,看山如在画中行。隔溪帘幕初飞燕,灌木池塘独听莺。

暑向昨宵风雨尽,诗从今日簟纹成。昼长睡起无何事,蓦送沧浪渔笛声。

笋石清琤入紫烟,陆云题处是前年。
苔侵雨打依稀在,惆怅凉风树树蝉。

汝颍日滔滔,巢由绝世高。风流虽缅邈,舟楫共游遨。

雉堞萦回远,山川应接劳。幸陪觞咏末,旌旆驻兰皋。

白华秀岩谷,孝子心苦悲。幸逮百年养,食贫常阻饥。

浃辰被淋雨,道路人迹稀。子无一金产,何以自支持。

立身苟不愧,贵贱同所归。有才不用世,天意安可知。

吾生方多忧,相见未有期。爱子千金躯,令名无已时。

凤凰巢定万年枝,陶铸苍生尽未迟。
六丈语言同辈服,二郎官职乃翁知。
味因春茗甘方永,春到寒花淡更奇。
十有三人共千岁,向羊终社更追随。

江汉交流处,寒潮泻碧空。鼋鼍骄跋浪,雁鹜饱乘风。

远树含烟绿,危樯挂日红。一声长笛晚,岚气正濛濛。

疏结潇湘静,高悬庭馆幽。但能留好月,不惜卷帘钩。

山暝花无影,霜寒人在楼。所耽惟寂乐,清梦共悠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