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戏梅竹二首·梅

溽暑初蒸日正长,人间何处有清凉。
先生笔下风威劲,便放寒梅次第香。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猜你喜欢
多病都缘老,寒阴可惜春。栽桃种竹怕因循。移转篮舆藤杖、未开门。
真率须如约,安排欲效颦。莫将筝笛损精神。自有啼莺舞鹤、解随人。
唤起骑鲸玉树理,江边琢语变佳哉。
眼看云起山容改,坐觉春随花信来。
隔水村深寻径入,击船门窄待僧开。
个中别有句坎道,便遣丰隆着雨催。
千葩开欲休,独客思悠悠。
江水能相隔,春风不共游。
数篇诗未答,一幅信重收。
多少怀君意,莺声高树头。
东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吾师无事坐,苔藓入门生。
雨过闲花落,风来古木声。天台频说法,石壁欠题名。

乌撒天,玄云簇。雪为林,冰为谷。脱火龙髯,缩金乌足。

鸢跕溪毒淫,羊肠坂诘屈。四载难以乘橇,五枝讵能缘木。

独行睘睘况瘁人,自晓欲投何处宿。

看缭绫半幅,绣线千丝,汜人幽恨如诉。雨鬓风鬟,花愁月晕,蕉萃牧羊南浦。

目断潇湘,楚天无雁,倩谁传语。忽相逢、秦塞归人,洒泪为通鱼素。

可奈钱唐一怒。便碧云万里,片时来去。宛绡谷明珰,无恙龙宫娇女。

更休怅望,神人道隔,永念君恩难负。两情合、何处牵丝,社橘依然春树。

鸟啄梨花花欲稀,去从何处趁风微。傍人不解春光挽,只道清明有雪飞。

狗子佛性无,门上钉桃符。
千鸦俱不入,百怪尽消除。

风雨虽如晦,鸡鸣不废晨。窗明惊次第,吾卧特逡巡。

泣豆因煮豆,柏人何迫人。为家疑宿业,旧学似前身。

忧心太守祝民禧,紫雾涵香护锦衣。潭底双龙驱雨出,庙前五马踏云归。

银潢水满通丹龙,石室烟深湿翠微。斜日金台情景好,酒旗风里麦禽飞。

漠漠平楚远,扣舷歌昔游。风颠碧海岸,春老绿蘋洲。

自古利名急,更东天地浮。客心不自得,落日傍渔舟。

石田老人笔有神,匡庐面目为写真。荦确高峰馲驼卧,蜿蜒悬瀑蛟龙蹲。

更叱巨灵运神斧,削出坡陀似悬乳。哀猿下饮难攀条,寒鸟归飞愁堕羽。

万古盘涡转轮毂,三叠水帘珠万斛。游人总向画图看,依稀认得康王谷。

何年来游支短筇,笋舆芒屩相过从。会当洗耳万山顶,高揖五老看炉峰。

椒糈登筵岁又新,朝衣恍惚认京尘。东西莫说吴和越,朝暮谁分楚与秦。

万事都成黄雀后,两家难共绿杨春。七鲲风月同杯酒,热闹场中冷落人。

屋角风尖,房栊曛短,寒衣补绽催针线。天吴紫凤拆凭伊,剩好鸳鸯休错剪。

黑月霾低,碧纱愁掩,灯添红晕绵装茧。倩他排遣过黄昏,永夜沉沉天不管。

烟树云盘绿,官程马足分。阳山偏向日,越水易生云。

远海盐征竭,清时国计殷。驰情多别后,对月每思君。

少年麋鹿姿,待价非结绿。
东湖嗜红芰,西山茹黄独。
虽无负郭田,仅有环堵屋。
稍知亲简编,岂意分符竹。
不作梁甫吟,徒歌采薇曲。
轩冕本无心,泉石慕幽躅。
疏才偶计偕,微名玷宦牍。
扰客书掣肘,蹈险车脱轴。
为米一折腰,献玉三刖足。
人情冰复炭,世路同岸为谷。
奔走三十年,尘埃几千斛。
归访旧园林,要识真面目。
敝庐他人居,故友半鬼录。
诛茅倾客囊,千日笑神速。
堂成屡留醉,夜阑更秉烛。
冬霜孤松秀,春霖万花霂。
薰风自生凉,秋云不待族。
鱼鸟乐欣欣,柴荆纷樕樕。
曳杖时往还,拊缶谁拘束。
敲门闻剥啄,开缄佩谦牧。
初读少陵诗,再对渊明菊。
试听句掷金,坐想人如玉。
搜肠嗣高吟,深愧窘边幅。
东司头,粪坑上。
臭气薰天,如何近傍。
一屙便了底,痛与一锥。
的的卓卓底,三十拄杖。
有功者赏。
万事从来只自招,巡危由己路非遥。
笙歌韵裹花先落,松桧枝闲云未消。
数下磬声孤月夜,一炉香翥白云朝。
谁人会我高楼意,门掩空庭思寂廖。

十年辛苦事遗编,抱病那知竟不痊。黄土一抔今古恨,青山半世弟兄缘。

草堂春去思无梦,竹屋云深榻自悬。莫话少年平昔语,夜深风雨到灯前。

严霜被众草,寒雨明松筠。入庙肃冠带,祖德垂千春。

后裔怀骏烈,岁暮修明禋。玉帛与豆笾,杂然来并陈。

奠毕幸神贶,秩秩序天伦。源清流自洁,佑启我后人。

荒祠乔木古,前朝流水新。九龙横几席,石骨冰辚辚。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