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州渡河孙守备领兵护行

界限山河汉与胡,生成天险卫秦都。初经边塞劳军送,老步冰桥倩客扶。

故老千年思蹇叔,长城万里惜扶苏。不知鹿走坑儒事,更有何人诫后车。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

九江为郡鬓成霜,淮海相逢共黯伤。
放逐翰林同李白,蹉跎郎署是冯唐。
才名各负诗千首,离别无辞酒一觞。
归见鳌头如借问,为言枨也减刚肠。
濯濯萦春晚,依依带暝饶。
楚宫皆饿死,无计学织腰。
苏公士冠冕,复似郭有道。
知士未达间,趣操保耆老。
精钢试九火,劳倦容不槁。
为州弟饮酒,况此年岁好。
藏锋避世故,轻敌丧吾宝。
时来用毫末,勋业自世表。

西樵山色远依依,东指江门石路微。料得楚云台上客,久悬秋月待君归。

肤使行原隰,清风伴往还。诗情浑漫兴,雪意正相关。

许国心何壮,忧民鬓易斑。留连三日语,解后十年间。

忆昔秋风从茂陵,词臣忝预汉公卿。瑶池宴罢西王母,翠辇归来北斗城。

石马嘶残人事改,劫灰飞尽海山平。唯馀太一池边月,伴我骖鸾上玉京。

辙鲋常怀旧雨,卧龙空惜流年。迷茫风雪剡溪船。

不抵花城一面。

笑我支离自误,羡君檠括悠然。重逢海上说人天。

指点螺旋几片。

穷年守庚申,服食意未已。如何三尸虫,犹在腹心里。

绣衣公子李贤良,爱听秋声山水房。半夜天风林欲雨,一庭白月户明霜。

书看卷里蝇头字,灯吐窗间萤爝光。想惜流年慕勋业,宁无词赋似欧阳。

行春使者惜春华,处处春风杨柳花。不向江南望江北,却将恩怨属琵琶。

关河犹未息风尘,孤负春来绿草茵。
莫报淮南近消息,题诗且慰白头人。
送别邗江路,梅花作暮愁。
关情何水部,回首古扬州。
雁影明寒水,冰澌涩去舟。
想应今夜宿,霜月满瓜洲。

丘中多蓬麻,风起香盈路。知有幽兰花,深深采无处。

不采自芬芳,所感岁迟暮。君亮执坚节,非种力锄去。

素心默无言,持此待君遇。

诗成二十年,今夜月重圆。两姓包三乐,同寮庆十全。

笑谈谐素愿,宾主谢高天。莫逆无劳约,俱祈得永延。

豆积古仙洞,仄径何崔嵬。上有铁棋局,斑剥弃莓苔。

搆亭相拂拭,贤侯意悠哉。春风复秋月,我常此徘徊。

烹茶爇山叶,寻句索松煤。当轩碧空净,眼界豁然开。

城市依山麓,河流环涧隈。石枰作筵席,放豪时举杯。

坐听铁马响,心清涤尘埃。髣髴八仙至,飘飘会蓬莱。

不觉瞑然醉,归已玉山隤。

彭生豕立雄狐摧,瓜熟不遣连称回。夷吾此日正穷饿,谁信若人天下才。

盛年难得八口饱,白首更建三归台。知我之恩等生我,鲍山屹屹高千古。

赠金独向三北时,此道今人弃如土。漫云鲍叔不怜才,眼中之人谁仲父。

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波淡淡,水溶溶,
奴隔荷花路不通。
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波渺渺,水悠悠,
长奉君王万岁游。

去年绛帐侍论文,此日离筵酒又醺。半舫茶烟吟楚客,一祠花竹拜湘君。

布帆细雨春江别,玉笛残梅汉水闻。月下有人愁鼓瑟,龙门遥隔洞庭云。

忧时病逆旅,况乃秋雨中。寒镫对孤帐,蓦然思令公。

神采特高发,黄鹤翔云空。俯视尽尘壒,啾啾争草虫。

嫉俗与爱国,枘凿难两容。救民出水火,老臣有愚忠。

今宵虽无月,圆明会相逢。秋雨阻行客,明朝趁晴风。

此去频北望,马首愿早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