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七首 其三

用尽自己心,笑破他人口。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师子变作狗。

释道行(一○八九~一一五一),处州(今浙江丽水)人,俗姓叶。幼有出尘志,间从天宁微禅师游。年十九,礼普照觉印英禅师,得度。去参佛眼清远禅师,契悟。后辞省亲。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徐康国知处州,请开法于寿宁。次迁法海天宁乌巨。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从知饶州陈璹请,至饶。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称雪堂道行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四十六首。
  猜你喜欢

扬雄执戟虽久,陶令归田未能。眼看云山无奈,神伤簿领相仍。

名高不择仕,委世随虚舟。小邑常叹屈,故乡行可游。
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
摇巾北林夕,把菊东山秋。对酒池云满,向家湖水流。
岸阴止鸣鹄,山色映潜虬。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
昔年至吴郡,常隐临江楼。我有一书札,因之芳杜洲。

万缕千丝织暖风,绊烟留雾市桥东。砌成幽恨斜阴里,供断闲愁细雨中。

蜀道群山尽可名,更逢佳处愈神清。初疑谷口连云掩,入见天心满洞明。

怪石磷磷蹲虎豹,飞泉落落碎瑶琼。嵬巅别有神仙路,又得攀跻向上行。

烟霄已遂明经第,江汉重来问苦吟。托兴偶凭风月远,
忘机终在寂寥深。千篇未听常徒口,一字须防作者心。
此日与君聊话别,老身难约更相寻。
仙才寂寞两悠悠,文苑荒凉尽古丘。
汉体昔年称北地,楚风今日满南州。
可成雅乐张瑶海?且剩微辞戏玉楼。
颇厌人间枯槁句,裁云剪月画三秋。

湿翠满西山,春水生南浦。楼阁何曾管离别,人自匆匆去。

暮色暝高城,回首成烟雨。惟有帆樯不解愁,只等风吹渡。

文武中兴相,名高北斗南。
茂弘恢远量,安石畅玄谈。
六策陈丹扆,三休寄梦庵。
人亡今孰赖,忧国意如惔。
踪迹江湖任所之,雄文到处写明玑。
诗书未得一儿用,豪杰空令众誉归。
千里云山飞不到,寸心日惄如饥。
几番清梦随蝴蝶,一觉回来又已非。
握手论怀屡合并,自居谪籍玷时名。
剡溪无路访安道,北海何人知子卿。
千里凭诗驰意马,一樽赖酒破愁城。
秋风若有南来雁,未忘故人烦寄声。
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梦入瑶都碧玉城,仙翁支颐饭未成。
鹤鸣月高夜三更,报秋不劳桐叶声。
我老耽书睡苦轻,遶床惟有书纵横。
不如华堂伴玉屏,宝钿敧斜云髻倾。

岩石云封道士家,满蹊青桂落寒花。山童依帚那能扫,也爱残香醉露华。

久客徒催老,微名不救穷。寻诗亦及我,好事岂非公。

勋业游天北,家乡望海东。重逢知几日,小酌晚林中。

天风飒飒步声虚,一片红云控帝居。
闻道茅家开夕宴,上元亲授太霄书。

羊肠南下朔风天,野戍朱旂思惘然。水似羞夷忙赴海,山诚归汉内驰烟。

象奴贯耳吹芦管,虎旅横戈卧稻阡。间俗却怜氛祲恶,断云推月照愁眠。

苦忆仙人萼绿华,乞身遥入太清家。向来写恨余红叶,此去行踪有碧霞。

学道晚依新药灶,洗妆朝弃旧菱花。玉笙不作昭阳调,缑岭闲吹月影斜。

杖屦何年别,杉松古道旁。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去岁今朝,海棠桃杏开都遍。今年花晚。不恨春情浅。
旋旋花开,图得春长速。且留恋。爱花心眼。常与花为伴。

子羔学未成,质美犹难恃。漆雕斯未信,焰然谢子使。

矧兹袜线艺,制锦无乃毁。七载殊兢兢,浩如涉渊水。

感诸澹台贤,非公不至止。瑶华忽赠音,惜别穷治理。

藐矣予何言,大哉礼乎礼。圣训万古存,民行端赖此。

愿农力耕桑,亲睦无我尔。愿士法诗书,敦行表乡里。

仁让既已兴,风俗日淳美。弟弟与兄兄,父父而子子。

无怀之民与,如斯而已矣。民和岁自稔,有司亦良喜。

作诗酬众心,身远神犹迩。揽辔行复来,此愿励终始。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我无佛法一字说,子亦无心无所得。
无说无得无心中,释迦亲见燃灯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