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知倚晴明娇自足,
解将颜色醉相仍。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对持真境应无取,
分付空门又未能。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绮霞层。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续春光识紫藤。每到花枝独惆怅,
山东惟有杜中丞。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闻说三边地,今为百战场。
君书一二纸,妾泪万千行。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於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万壑开青瑶,一雨凉意足。空明发遐想,八极归一瞩。

意行不知远,路转云几曲。悠哉复悠哉,孤吟伫秋绿。

病怀惟与静相便,尽把欢游乞少年。沉水一炉诗一卷,细听春雨枕书眠。

浙水秦淮度十霜,官清谁薄简编香。
春来怪底鸟乌乐,归去喜同灯烛光。
身近广寒犹内热,手遮赫日却心凉。
只愁初踏江边路,封土累然似斧堂。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不妨好鸟喧高卧,
切忌闲人聒正吟。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
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放鹤空亭倚孤麓,残梅零落湖波渌。寥寥遗墨在人间,不共沈薶一簪玉。

三君八郎知阿谁,得识此公皆不俗。念友期听烟寺钟,联游迟剪风船烛。

菱角少许致不难,寄钱二索愁未足。寻常语妙书更遒,此亦何羡西台肉。

学士双钩宛入神,诗境停云互收录。须眉仿佛想见之,归卧梦绕西湖曲。

空山无人独立久,夜深似有风敲竹。乞摹万本映窗光,洗眼新泉浸寒菊。

门外桃花落渐多,一双新燕又来过。
寄语城东王贡士,今年春酒味如何?

流水渺然去,陆来乃舟归。此行非揽胜,清节怀采薇。

颇闻潭中景,印月生清辉。何不乘夜游?酌酒临苔矶。

山高秋月小,松露凉琴徽。此时发浩唱,独鹤秋空飞。

秋空苦积阴,此境安可希!姑留不尽意,后会良非稀。

长歌归去来,菊香秋满衣。孤棹出潭口,寒碧山四围。

城笳吹暮云,东峰下斜晖。

由来搏击威,云鸿不敢即。伫睇极青冥,群飞皆戢翼。

柏府坐看时,重有秋霜色。

古俗今时不用分,只将虚实判浇淳。养心有要先除伪,入德无难只用真。

此道若从有得路,他歧如往是迷津。我曹好尚虽迂阔,最爱山夫共野人。

月照林乌露入船,也知鸳阁未成眠。闲窗烛剩犹针线,小榻香消尚管弦。

歌罢定应悲悄悄,梦来须认路绵绵。回肠九曲何须道,此夕肠回几万千。

素娥懒驾水晶轮,此夕飞来夜欲分。
送客出门还独立,一天清露湛无云。

黄金台上客,大庾岭头春。如是无诗句,梅花也笑人。

齐朝太守不甘降,忠节当时动四方。
义士要教天下见,且留君住待袁昂。

旷望菰田路,嵯峨柳院楼。夕阳行路却回头。红树五陵秋。

城郭遗基壮,干戈往事悠。村家童子不知愁。横笛倒骑牛。

每个虚亭坐片时,旋寻古迹上岩梯。
石含秋色苔痕老,洞接云天树影低。
樵客出林惊虎啸,道人临水听猿啼。
吟边欲记阳明事,恐动山灵不敢题。
钧天寂寞帝悲伤,下界文章日月光。
欲召昌黎归侍从,特宣玉诏遣巫阳。
南国冰霜晚,年华已暗归。闲招别馆客,远念故山薇。
野艇虚还触,笼禽倦更飞。忘言亦何事,酣赏步清辉。

知音人去罢弹琴,风外庭花落更深。剥啄不闻人迹绝,瓦炉香冷思愔愔。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