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元吉与唐用崔乞菊

黄花如幽人,别来心念之。
邂逅适我愿,讵可无一辞。
缅怀东篱游,旧与西风期。
乞我三百株,烂醉风前杯。
休文有佳裔,咳唾成新诗。
把玩乞菊章,颇愧前篇非。
寄言催蓝田,舍之复谁贻。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处己莫辞三径陋,读书须及五车多。成吾宅相非吾志,直欲丘门备四科。

胜游每恨不相同,邮递犹欣日日通。
玉帐未容佳境到,云山已在好诗中。
灵珠忽富未金赠,凡马堪嗟万古空。
展卷高吟知几过,大音一震耳根聋。
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
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
拨尽炉灰夜欲晨,不知飘泊潞河滨。
灯花自照还家梦,道路谁怜去国人。
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
只应免逐鸡声起,无复鸣珂候紫宸。

辞家上京国,念我同气良。会难别何易,归途阻且长。

行行及闽山,停骖见故乡。故乡欣已即,北望仍徬徨。

伯也独远居,我怀焉能忘。

云中人兮云为衣,天地鸿蒙兮不知东西。东西不知兮南北,身不见兮独行无依。

槁坐兀兀兮永与世忘机。

中书落笔万人惊,奉檄东归也自荣。十叶相传忠献贵,一官初授广文清。

春归故国花都谢,雨过空山蕺已生。亦欲相从涉江去,千岩万壑杜鹃声。

明河澹澹纵复横,行云悠悠度疏星。凤媒不来乌夜惊,琼枝玉佩迟所托,画中隐隐闻机声。

秋来秋去今犹古,此恨不随天宇青。昆崙西头风浪平,办我一舟莲叶轻。

浩歌中流击明月,九原唤起严君平,人间此水何时清?

寒灰灭更燃。夕华晨更鲜。
春冰虽暂解。冬水复还坚。
佳人舍我去。赏爱长絶缘。
欢至不留日。感物辄伤年。

中年顿觉壮心去,涉世颇知前事非。若使范增能少用,肯教刘表失相依?

风云天上浑无定,麟凤人间不受鞿。残梦已随舟楫远,五湖春水一鸥飞。

衰病伶仃一老大,桃笙六尺傲朝晡。天公有意存吾道,疟鬼无知害老躯。

肝胆轮囷犹顾我,形容枯槁似非吾。有时怒见不平事,强起挑灯看湛卢。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
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管认啼痕。

米贵长安居大难,相思愁见月团团。贫无锥地眉常展,旦戒仙郎漏正阑。

井臼操持钦德曜,文章声价属都官。谁知粉署含香侣,依旧盐荠十载寒。

镇逆城为驿,传邮吏摄防。两河冲市暗,群草漫山黄。

犊挂新耕垒,莺啼古战场。抱关遭所识,曾与赋《东光》。

攀折柔条酒尽倾,风流张绪少年情。饶他白堕春醪绿,且让黄封内酝清。

抱璞应难辨,妍媸每自融。贞姿偏特达,微玷遇磨砻。
泾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半曾光透石,未掩气如虹。
缜密诚为智,包藏岂谓忠。停看分美恶,今得值良工。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道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甲辰迤逦至今年,药灶殊劳日夕煎。
血气任他销与铄,向来诗骨已成仙。
破贼安平日,俱传靡孑遗。
近闻屯霸上,复似渡淮时。
平野旌旗合,川原鼓角悲。
中丞欲全胜,且未发偏师。

种花真濩落,曾不救号寒。我自金芍药,从渠黑牡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