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不奈滴檐声,风回昨夜晴。一阶春草碧,几片落花轻。
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看君话幽隐,如我愿逃名。
一夜春风洗病颜,乾坤容我老痴顽。新知如故花边日,暂别能来雨后山。
竹径有风朝罢扫,松门无客晚休关。等閒指出閒生理,慎勿将心更觅閒。
江乡涨后指荒郊,木杪鱼罾俯雀巢。处处葑田催种麦,家家竹瓦代诛茅。
岸容霜老菰蒲秃,水气晴粘草树交。快舫蚀波才寸许,急湍底复怨舟胶。
武关道益隘,林壑生虚籁。浮云游子情,悠悠卷飞旆。
日月如两丸,却行石壁外。锁钥西南徼,势与函关会。
天险不可登,地险自雄大。百年成霸图,大风起丰沛。
芹泥衔罢东风软,舞趁绿阴娇似懒。飞来新垒立多时,说尽閒愁春不管。
雨丝丝。漏迟迟。帘幕低垂枕独支。闲吟听雨诗。
响荷池。戛梧枝。香冷灯昏梦觉时。愁心只自知。
流水斜阳外,村墟杳霭间。何年遗片石,终古爱眉山。
阳羡田空没,兰陵宅易还。耦耕吾所乐,风雅自相关。
端居洗尘虑,细读渊明诗。畴昔慕此翁,寤寐忘调饥。
此翁非诗人,而有天然姿。纷纷世事中,采采黄菊枝。
此语人共赏,此意畴复知。知即翁之徒,高风接皇羲。
偏中正,过房之子初受命。金刚脚下昆崙奴,腰间也佩毗卢印。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