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

昨夜溪上归,云下扣松扉。
老褐启重钥,瘦庞循我衣。
院静雨声大,气寒灯量微。
叨叨听林鸟,春歇诉无依。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 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客中乍喜暄风回,徐行东郭嘉惟梅。萧萧千竿缭秀色,粲粲万玉明芳蕤。

海山飞仙堕萼绿,珠珰缟袂令人疑。须臾四山下倒景,华姿照眼无纤疵。

主人才气世所知,意谓澹坐徒尔为。杯槃错落光陆离,与客揖此玉一围。

锵然韵语压邹枚,清思彻骨歌无归。它时尚容嗣此赏,冠巾乱插无迎随。

昔闻月岩岩上月,无今无古无圆缺。天无二日月有二,此岂鬼剔神剜出。

我从前月客帝京,月明忽苦虾蟆精。尔时见天会事发,誓取妖蟆膏寸铁。

不知岩月当此时,上睹月食悲不悲。我行过此三叹息,此月不食彼月食。

再拜山灵问川后,妖蟆到底受磔否。

露稻粘明珰,风茅衮高浪。荒烟暗白道,行行乱蛩响。

日脚午未吐,云头晚犹涨。欣此半日凉,篮舆走清旷。

病客不堪暑,兹行天肯相。蚊虻扫无迹,秋意满千嶂。

稍寻泉石盟,略褫簿书障。鸰原定相念,因风报无恙。

药裹关心正腹烦,强排孤闷到东园。行穿一一三三径,来往红红白白间。

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村村桃李家家柳,脚力酸时坐看山。

巴丁江上驻游踪,倚柁微吟望远峰。一夜双轮乘月去,计程明日到芙蓉。

灵区苦不到,到亦苦诗难。景象绝闻见,怪神如等閒。

地将海作带,天借山为关。今日却堪恨,绿林栖近间。

一掬乡心寒似月,半生行迹过于云。
春风满担诗千首,是处青山留得君。
玉漏声寒夜色虚,按残宫籍幸来疏。
当时御辇迎欢日,曾向芭蕉叶上书。

渊云谅殊性,予岂经世俦。驰驱二十祀,学宦寡谐谋。

昔斥还三河,誓言永林丘。靡坚宦咎谁,畜志竟莫酬。

在难归贻阻,眇焉痗前修。陟崇望波岭,翔云骇西流。

春羽振桑榆,念之心形仇。东徂叹伊始,怀哉俾无尤。

四曲横山接郑墩,平川旷野见前村。渔歌晚渡黄龙圳,樵唱时闻大有源。

辋川丘壑蔓寒藤,境异心同有此名。见说主人惟种德,不须石子玉还生。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春雨秋花共转旋,玉炉香袅拜青天。浮生有志皆随梦,中壸无书不记年。

贤母未应居孟后,诗人安敢列卢前。贺筵当日龙觥处,滚滚还谁作醉仙。

诗字峥嵘照眼开,人随尘劫挽难回。
清苕载雪流寒碧,老我扁舟独自来。

已度千林上,维摩自古今。半山人语出,孤寺夕阳沉。

寒鸟落还落,霜枫深更深。欲从求妙谛,老树六朝心。

梦回衣冷凄然。待装棉。共命伽陵,长别隔人天。

他乡住,伤迟莫,怯归鞭。归也徒看、明月照孤眠。

高隐郫城下,平地仍径还。门开值冠盖,帘卷为江山。

沛雨人间待,浮云天外閒。泥封诏不起,明夕奉慈颜。

鼻里音声耳里香,眼中咸淡舌玄黄。意能觉触身分别,冰室如春九夏凉。

风里征帆驴上人,前程路远又斜醺。不知有客红尘表,閒看青山起白云。

客心惊岁暮,不奈送愁频。茅屋夜来雪,梅花江上春。

驱车断行旅,闭户有高人。奚待扁舟兴,风期暗与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