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读为

风飘碧色淡裙香,秀女村南正采桑。红雨杏花飞片片,素烟柳絮点苍苍。

中林和籁千山远,北陌行人一路长。童小识详推物景,丰年兆瑞现春芳。

潘用光(1661—1669),字玉之,青县潘家庄人,清顺治十八年生,早失怙恃,依叔祖云凤生活,八岁入塾,一年通经,有神童之目,九岁时作回文七律一首,收于《潘氏族谱》及《民国青县志》,是年染疾夭亡。
  猜你喜欢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
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
世人作肥字,正如论馒头。
厚皮虽然佳,俗物已可羞。
字法叹中绝,今将五十秋。
近日稍稍贵,追踪慕前流。
曾未三数人,得与古昔俦。
古人皆能书,独其贤者留。
後世不推此,但务於书求。
不知前日工,随纸泯已休。
颜书苟不佳,世岂不宝收。
设如杨凝式,言且直节修。
又若李廷中,清慎实罕侔。
乃知爱其书,兼取为人优。
岂书能存久,贤哲人焉廋。
非贤必能此,惟贤乃为尤。
其余皆泯泯,死去同马牛。
大尹欧阳公,昨日喜疾瘳。
信笔写此语,谓可忘病忧。
黄昏走小校,寄我东郭陬。
缀之辄成篇,聊以助吟讴。

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晓烟滋柳色,晨露发荷香。

以我一心静,参他六月凉。渊明知此意,高卧到羲皇。

续续露蛩鸣,索索风梧语。瘦骨从来不奈秋,一夜秋如许。
簟冷卷风漪,髻滑抛云缕。展转无人共此情,画角吹残雨。
东幸从人望,西巡顺物回。云收二华出,天转五星来。
十月农初罢,三驱礼复开。更看琼岳上,佳气接神台。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
春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望青烟一点,寂寞旧山河。晓角秋笳马上歌,黄花白草英雄路,闪得我对酒销魂可奈何!

荧荧灯火,新愁转多。暮暮朝朝泪,恰便是长江日夜波。

顾翁静者寿有余,鬓毛未霜颊尚朱。园如辟疆客不孤,夹池翠竹庭苍梧。

有鸟五色双鹓雏,少者雍鸣觐清都。其一息羽需抟扶,翁今不乐何为乎,毋论古稀古所无。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祖训昭昭日月新,由来治国本天伦。令名要使传千载,仁政须教及万民。

红叶明孤屿,黄金媚一川。山童供午饷,野老刈秋田。

归鸟高还下,閒云往复旋。试看村社日,扶醉说丰年。

夕阳在西山,素月上东岭。丛篁凝露光,澄波下天影。

清籁时淅淅,幽怀复耿耿。无人话夜凉,流萤度三径。

茌平有贤簿,读书不下堂。母病在床褥,为计正苍皇。

参苓无近效,堂局少奇方。百拜谢天地,请以身自当。

股肉落金刀,七箸生殊香。百灵感孝诚,母病转平康。

想彼刲股时,岂不戒毁伤。但得母病愈,儿身甘自戕。

至今旌孝坊,赫赫官道旁。日夕往来人,一见一徬徨。

一雨千红尽,春风奈老何。
暝云含楚思,新涨动吴波。
天地端倪出,朝廷俊杰多。
马蹄江上路,吾意独蹉跎。
风动竹。清遍一窗梅溽。闻道小乔乘凤玉。仙裳飘雾縠。来嫁吾门公瑾叔。天上人间愿足。浓缭水沉燃宝烛。鬓长相对绿。
魁笑先生尚可痴,湖山日日有新诗。
水光云影窗三尺,雨抹晴装画四时。
向夕江天迥,微微接水平。
带帆归极浦,随客上荒城。
云外僧看落,山西鸟过明。
何人对幽景,苒苒败莎并。

庐陵米价若为酬,入市知行趣自由。借问年来何所直,大宋山河四百州。

接陌连阡看落花,油车赖此利生涯。调羹普济通商旅,灯火辉煌照万家。

白云长卧九峰深,忽报城居此过临。千里登堂还展拜,十年为别自惊心。

情浓乡曲杯频劝,天假精神病不侵。宵旰秪今劳梦卜,商岩须仗早为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