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九首 其七

一是一,二是二。头上是天,脚下是地。饥即餐兮困即睡,人人皆受如来记。

释惟清(~一一一七),字觉天,号灵源叟,俗姓陈,武宁县(今属江西)人。住隆兴府黄龙寺。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宝觉心禅师法嗣。徽宗政和七年卒,赐号佛寿。《禅林僧宝传》卷三○、《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猜你喜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虎迹新逢雨后泥,无人家处洞边溪。
独行归客晚山里,赖有鹧鸪临路岐。

笔架山形奇且牢,上与列宿如相遭。光华照地夜初白,苍翠插空秋正高。

大年登楼手可摘,杜甫上天诗更豪。乡人翘首望山斗,我亦念之心孔劳。

井梧未落枣欲黄,秋风来早吹妾裳。含情剥枣寄远方,绵绵重叠千回肠。

封题寄去凭君语,枣甘谁道妾心苦。闺中不识望夫山,君看泪湿床头土。

子善居官事可宗,淮西声誉接淮东。皆知所识明无敌,两主斯文敏有功。

丽赋总应输老匠,清诗恰好送秋风。便乘急棹辞谯守,酌酒仍吟塞上翁。

零露冷汀洲,归鸿度小楼。秋心齐唤起,不止动边愁。

平坡软草细芊芊,碧树遥枝绿荫圆。羊豕自如知饱后,牧儿箕坐得安眠。

夹岸芦蒿障日微,拍堤波浪溅人衣。隔江唤得渔船过,贯柳双鲈自买归。

社坛侧近地图宽,所作园池亦在间。
十万人家城里住,少闻人有对门山。

圣代弘文运,词臣作颂年。声明增润色,藻翰郁联翩。

侧席思今上,登朝集众贤。儒林卑汉武,雅道复周宣。

后进争谈艺,诸公早并肩。风骚各自命,碑版竟谁传。

王子吾师表,名家尔最先。过都惊汗血,切玉辨龙泉。

西掖初迁谪,南台再弃捐。才高无汲引,数厄有屯邅。

流寓沿荒徼,栖迟遍冗员。山城盈瘴疠,海郡匝云烟。

寝息防多恙,行吟苦未便。湘累愁泽畔,康乐倦瀛壖。

履信曾非慊,阽危幸已全。梁园归仓卒,蜀道去寅缘。

雅兴应难辍,新诗定可怜。铜梁输险绝,锦水夺清妍。

岐路弥云阻,音徽日眇然。使车劳促遽,郎署困沈绵。

时俗知音少,平生激赏偏。素心乖报国,生事拟求田。

默默辞燕阙,悠悠望剑川。黄金遗骏骨,绿绮绝哀弦。

薄宦情殊倦,閒居病稍痊。风尘俱摆落,岩壑每周旋。

采药临蓬渚,藏书入洞天。珠林搴的皪,丹液漱潺湲。

遥忆峨嵋曲,长歌凤鸟篇。何当解缨绂,萧洒共寻仙。

晚景桑榆方见用,秋霜蒲柳已先凋。虞兮命矣甘为土,鲤也天乎竟不苗。

奇祸一门曾未见,旅魂万里若为招。伤心此地鸾栖棘,不见抟风上九霄。

石头渡口风烟古,洗盏开樽对浅沙。却唤掾曹无觅处,移船幽寺看黄花。

震乙情柔,酷爱庚金。角商和、律应清音。木人鼓掌,石女调琴。显巧施仁,勤行义,道情深。二物相融,交互浮沉。火煎烹、体变而金。开蒙既济,阳炼胜阴。得复根元,分魂魄,识真心。

野行不出远,步入桥之东。雨晴农事尽,水边村径通。

所欣抱涧人,玩心于此同。坐看薄云生,宛媚桃花丛。

柴门澹松桂,鸡声鸣午舂。幽憩适天性,送目春飞鸿。

嫣然吾得我,意在忘言中。

巾箱砚子何处得,溪翁用作待鱼石。
博时不费用头钱,遂入余家掌文墨。
父祖相传晚畀予,自幼相随真莫逆。
七星象斗隐约明,一口如池方寸窄。
忆曾携入对集英,仅毕春秋二三策。
后来随宦落江湖,同上武昌题赤壁。
定交首尾三十所,晏子狐裘虞老屐。
村童唐突岂偶然,一角微伤真可惜。
大禹圭玺犹缺残,因损不妨成友益。
灵光一殿亦偶存,小物本来甘弃掷。
赞经禆史则已多,论议失中天赐谪。
敬追子产谢叔同,息黥补劓全吾璧。

旧说蚕丛险,今知蜀道难。盘云危栈滑,障日秘崖寒。

叱驭挥征辔,惊心怯急滩。计程宿凤县,莫放酒杯乾。

炎光烁南溟,溽暑融三夏。黮对重云荫,砰棱震雷咤。

玉削苍峦千碧虚,洞中杳杳真人居。绰约冰采颜如珠,一念不起终无如。

我缘朴陋厌纷挐,心与幽致烦簪裾。九阳丹就括灵枢,飘然再访聊踟蹰。

绿章封事缄初启,青凤求凰尾乍开。

残镫照帘幕,楼阁有馀情。落叶堆蛩砌,凉风吹雁声。

暮蝉愁里听,河汉望中横。独坐悲秋夜,疏棂淡月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