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三首 其一

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寻幽路穷处,略彴跨回溪。
一水虹相映,双华鹤自栖。
浅痕过钓艇,斜势截横堤。
弭节谁凭望,秋光遍水西。
夜饮别佳人,梅小犹飘雪。忍泪一春愁,过却花时节。
相见话相思,重与临风月。休似那回时,无事还轻别。
醉红政不妨文饮,呼白从来要助欢。
棋色应同三昧色,牡丹何似九秋丹。
皎然灵一时,还有屈于诗。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
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览卷堪惊立,贞风喜未衰。

歌残汾水雁秋飞,北望胡尘泪满衣。愁对春风吟水调,六龙西幸不曾归。

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
飞尘不可入,竹树围清涟。
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
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
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
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

桓桓邝将军,赋性机甚警。沈毅罕言语,每发中肯綮。

及其闻善言,沛然发深省。酷吏尽扫除,疲民得苏醒。

巨舰横江稳不摇,顺浮溟涨午时潮。江南晴色山无翳,乞与閒人取次描。

柳外西风六幅蒲,野塘睡鸭对舂锄。如何唤得王摩诘,画作江南烟雨图。

历遍陪京又上京,磨驴踪迹几番更。半窗风月连床梦,二顷田园学稼情。

入世心知惟惠子,著书才短愧虞卿。陶然亭上前游在,好待相携载酒行。

风高塞虏入龙堆,白羽雕弓象月开。
一片黄云秋碛里,遥看精骑射雕来。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负郭先畴二顷余,饱看雨后著耕夫。
软红尘里家山梦,却就君家阅画图。
整驾升车望寥廓,垂阴荐祉荡昏氛。飨时灵贶僾如在。
乐罢馀声遥可闻。饮福陈诚礼容备,撤俎终献曙光分。
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
书画生憎世上尘,不嫌蓑笠渺无津。
扁舟去住浑林间,了是江湖旧散人。

我性难谐俗,诗书独与亲。一楼堪累月,万事付诸人。

会意辄忘食,起思如有神。停杯待明月,下榻为嘉宾。

永日三茅顶,寒江一钓缗。愿言长若此,已谓乐无伦。

貌以缨冠改,人添识面新。今时崇意气,骨肉在胡秦。

尝笑陶元亮,何如郑子真。祗因三径费,失却葛天民。

局蹐邯郸步,惭惶西子矉。浪从双眼白,生取几人瞋。

物物私其假,生生总是尘。鷾鸸犹有智,鸥鸟固难驯。

快意醒前梦,回头迹已陈。停云閒对户,堪与洗心论。

禁曲新翻下玉都,四弦掁触五音殊。
不知天上弹多少,金凤衔花尾半无。
祠古孝诚遥,悲风想暮号。
月魂迷草色,血泪溅江涛。
断碣惟黄绢,孤坟掩绿蒿。
千年暗潮水,亦以姓为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