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公六十五首

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第死。
稔闻在七闽,扬尘兼簸土。
凌茂宗风不奈何,今朝喜见清平路。
释咸杰(一一一八~一一八六),号密庵,俗姓郑,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出家后遍参知识。初谒应庵,蒙印可。后分座说法于吴门万寿、四明天童。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出世衢州乌巨山乾明禅院,次迁大中祥符寺、蒋山太平兴国寺、常州褒忠显报华藏寺。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诏住径山兴圣万寿寺,召对选德殿。七年,迁灵隐寺。十一年,归老于明州天童景德寺。十三年卒,年九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天童昙华禅师法嗣。有《密庵咸杰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夷齐之清格鄙顽,孳孳盗蹠何曾闲。空斋风定香缕直,但有书册犹相关。

放船初向白公楼,渺渺天光簇簇洲。绿竹岸深疑士隐,紫烟波远恐仙游。

宾朋欲散且看月,风俗虽忙犹买舟。最好四山环绕处,一家中占五湖秋。

昔贤多不偶,今我欲如何。浮世欢娱少,衰年感慨多。

吾伊翻蠹简,欸乃听渔歌。自笑平生志,低回竟不磨。

异时乘月唤胡床,便羾青鸾到玉堂。见说紫清虚伫久,渔船休恋落花香。

钟声破山霭,绳床卷余梦。雾交猿路迥,泉乱鱼心纵。

断虹方斗日,春禽有剩弄。灰暖梯水田,树广贫居栋。

世乱才息心,何免泉石讽。

天借琳琅镇上流,西风作意送行舟。去看岘首何因感,遥见长安却是愁。

平昔勋名期带砺,向来谈笑饱貔貅。轻裘少展筹边略,归问君王觅酂侯。

晓行东城隅,光华著诸物。
溪涨浪花生,山晴鸟声出。
稍稍见人烟,川原正苍郁。

蒸蒸良稼,涤涤灵雨。滋湑以荣,炎威莫阻。君子不遐,如琴在抚。

无念古人,空尔延伫。

来时风雨胥江暮,去日芙蓉两岸山。明月向人开石镜,独临流水照离颜。

陡觉文书静,相将立夕阳。伤心宁福位,无复夜熏香。

春城丽白日。
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
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
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复。
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
岁暮勿淹留。

都骑骎骎指汶阳,关门应识弃繻郎。暮寒烟浪归期阻,细雨檐花饮兴长。

束带暂为彭泽令,曳裾休忤汉梁王。边城情味君应会,为说无憀与故乡。

朔方大野何寥哉,悲风惨淡从天来。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琐骨凝膏,虬珠缀玉,峭寒庭院。灯孤梦瘦,愁断美人天远。

傍阑干、横斜数枝,恍疑雪海珊瑚见。看春痕写出,花疏月淡,十分清艳。

帘卷。琼瑶片。正乱点檐前,鬓丝轻罥。暗花盈袖,素萼折来低捻。

料离心、正忆江南,故园几番风信转。送黄昏、翠羽惊寒,冻蕊霜华泫。

人日才过谷日来,冷云阴覆姑苏台。春姿欲动梅羞涩,华发相将岁暗催。

忆别独吟东阁两,息机行剪北山莱。清欢不为穷愁减,瓮绿浮浮酿好开。

野艇闲撑处,湖天景亦微。春波无限绿,白鸟自由飞。

柳色浓垂岸,山光冷照衣。时携一壶酒,恋到晚凉归。

书随讣音至,半信半相猜。
莫谓无期别,犹知有梦来。
此君别后稍添丁,留得清风镇户庭。
老鬓不禁霜点缀,旧邻多似树凋零。
一竿带雪进垂钓,数亩连苔书掩扃。
此话有谁堪委似,几回无语向青青。
生平只说聱头禅,撞著聱头如铁壁。
脱却罗笼截脚跟,大地撮来墨漆黑。
晚年转复没刀刀,奋金刚杵碎窠窟。
他时要识圆悟面,一为渠侬併拈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