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悽然。
飒动秋山万枝响,寒云四野当空上。歘歙沙砾走林莽,阴森虎出睛睒朗。
峰高欲升短颔仰,卧枝交戟压前掌。耸身距跃踰十丈。
不知都统何处看,指端尽得雄威象。想玆暗谷下,志在千仞冈。
隅目眈顾周四方,不屑俯立同豺狼。又疑郡州贤牧守,政成渡江驱猛兽。
平地不复食牲畜,奔上高岩取鼯狖。转径掉尾直似竿,攀崖过迹深如臼。
都统固国彦,指画亦有神。一㡠上进天子珍。八十筋骨健,濡墨每觉壮气振。
遽现活虎惊颦眒,文采斑斑逮子孙。我从三世接交亲,留遗墨宝容窥觇,回首登堂四十春。
我老吟诗转寒乞,骤瞻壮虎心震慄。观察家声继玆日,勉为累叶之虎臣,独立草閒狐兔不容出。
客馆过从少,情亲有数公。关西推任侠,江左得词雄。
禅友天都旧,诗人淮海穷。高谈疑稷下,深隐似墙东。
舞剑琴书侧,衔杯薜荔中。箧馀经策在,囊愧酒钱空。
花气时时醉,莺声处处同。山阳即此地,共作灌园翁。
甲申以后南都亡,鲁王监国先唐王。钱沈两公已前死,孤臣独有滃洲张。
公心奉鲁兼和唐,丹忱耿耿惟高皇。颁诏通使礼所有,隆准支派皆天潢。
鲁王兵败入闽境,谁其主者张名振。唐王前死郑帅骄,饩馈惟修寓公敬。
公心奉鲁乃和郑,海上联军军势盛。终挟郑师溯江上,一夕烽连京口镇。
上游郡县纷来归,控扼江楚横旌旗。王师不来郑不走,孝陵云树生光辉。
岂料师熸挂帆去,江督屯兵扼归路。孤军无继士卒散,夜走空山倦徒步。
入险出险归天台,妇子感泣父老哀。桑榆末路思再奋,旧时部曲还归来。
桂王立滇名更正,监国去号归同姓。郑师取台休士卒,两岛孤悬待天命。
滇中既陷蛟龙升,郑帅继死鲁亦甍。从此孤臣更无望,痛哭天地悲山陵。
散军归去居悬岙,海上寒潮共悲啸。昔为崖山今首阳,古今忠义同凭吊。
夜深故校潜缚公,从容就义全孤忠。门生参军及舟子,感君忠义皆相从。
遗诗自爱青山色,思葬于坟岳坟侧。可怜遭际视两公,凭藉无资心更恻。
沈公完节金陵城,归骨无地悲同盟。钱公有墓在黄蘖,三忠海上垂其名。
我寻公墓南屏下,朱鸟招魂泪盈把。长松风卷怒涛来,仿佛云旗与风马。
胜迹已传工部句,轻绡复睹曲江图。不知草圣生花笔,犹向娥眉一画无。
花摇银壁影幢幢,香霭空濛扑琐窗。留客小莺偏恰恰,可人飞蝶故双双。
好山罨画连平野,新水挪蓝正满江。红粉蹋歌溪上女,彩云随处度新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