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铢衣珠珞宝花冠,宴坐翛然山水间。应为武夷泉石好,不殊海岸补陀山。
为向平时寻古风,幅巾芒履走尘中。俗人不识烟霞客,唤作无知卖药翁。
有形斯有影,物理固其常。我行尔必偕,我息尔乃藏。
岂但相依附,实此同存亡。学仙非无术,却老亦有方。
古称彭聃辈,其寿邈难量。于今竟安在,孰是长生乡。
多君为余劝,兹道终杳茫。参苓且当止,莫若衔杯觞。
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因风且一顾,扬袂隐双蛾。曲终情未已,含睇目增波。
高僧欲纵目,桥上建横亭。野水茫茫白,群山点点青。
客帆风送叶,渔火夜遗星,看尽朝昏景。天涯一画屏。
鼠啮蟫穿二百年,搜求遗草出尘烟。题名不必登科录,小传如标独行篇。
前辈有灵来纸上,旧交无数晤镫前。寒窗料理间中业,聊结枌榆翰墨缘。
浇薄已成俗,淳风世所难。儿童知礼让,父老重衣冠。
耕稼惟同井,催科不用官。乡邦能化此,便作上皇看。
乘胜寻游入翠微,森森竹柏护禅扉。无心洲石鸥寻梦,有意枝头鸟趁衣。
变易沧桑山色在,兴亡吴越浪花飞。悠然会得无生语,直欲因僧买钓矶。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