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老里苦吟翻作拙,撚须枉断两三茎。
我生不习农,饿死亦谁怨?叹其作息劳,未应受颠困。
风斜难揭云,霉气塞空闷。赫赫应土旸,并难求一寸。
岂缘旱魃骄,转触雨仙忿。待拯万命危,适迫万命殉。
在宥使失和,皇天实忧患。胡彼多负恩,居心倖灾乱。
仓皇十日中,米价日腾奋。尚容糠籺安,非材愧非分。
虞之阳兮漓之浒,皇降集兮巫屡舞。桂酒湛兮瑶觞,皇之归兮何所。
听驾兮天门,羽毛兮缤纷。俯故宫兮一慨,越宇宙兮无邻。
无邻兮奈何,七政协兮群生嘉。信玄功兮不宰,犹彷佛兮山阿。
泠泠山中涧,皎皎天上月。以月照涧泉,举世无此洁。
月以表我心,涧以明我德。秋风吹八极,踞石濯华发。
短瓢吸寒光,羽衣弄飞雪。梦骑白凤凰,直上碧瑶阙。
安知世间人,咻咻方病热。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