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与子同出都,十六年于兹。子今复入都,良甚喜以悲。
两兄虽未老,皆异年少时。事业那可说,所忧寒与饥。
我如风中船,奔涛猛相持。不怨漂流苦,但恨常乖离。
何时得停泊,甘心趋路岐。向来盛负气,不自谓我非。
进士弃不求,从人诟狂痴。念子行入世,科第政所期。
闽士多褊狭,此语古已讥。器闳乃受大,要须力戒之。
何物益神智,读书乌可迟。吾今之所行,世人讵见知。
似傲非慢侮,似倦非摧颓。寸心虹贯月,子胡愁我为?
水流岂无源,草生固有根。东风洄惊澜,吹此野烧痕。
乱离失母痛,割肠难断恩。念如两慈乌,饥号各孤鶱。
烟迷太湖渚,霜陨吴会门。七年一朝见,九起万死魂。
兰沼草复茁,尺蠖信乾坤。上承高盖旋,景入无永昏。
下凭大载安,辙穷有回辕。衣破泪始灭,哭绝声始吞。
始命苟有逆,终雨不洗冤。春晖转忘忧,式复念倚门。
翻思在离别,岂料俱生存。馀欢菽粟具,辛劳勿出言。
我歌良苦吟,顽薄当弥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