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东叔归永嘉

君浙余闽数千里,相逢共饮西湖水。
湖水正甘鱼正肥,一曲离歌入秋耳。
八月风高草木悲,荒城日夜尘沙飞。
家山况有古雁荡,此山不归将何之。
福州三山人,字百正,号应山。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猜你喜欢
游戏一弹棋,岁月驹隙过。
不如两忘机,石上跏趺坐。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
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
春风岂识并人恨,夜雨频於客舍闻。
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
仰天再拜乞冬晴,十县租人要入城。
些子中间私意处,此身方在客中行。

夙尚丘园心,憬彼逍遥乐。幸从黑衣行,得谢朱丝缚。

锄榛理荒畴,薙茸搴长薄。抱瓮代桔槔,树枳当篱落。

春秋莳韭菘,阴阳分蔼藿。寒瓜织女荐,云实仙人削。

紫苋春雨零,绿葵晨露泊。下箸有常期,加餐无爽诺。

厌酌宾筵醴,宁羡屠门嚼。聊为野人谋,毋诒君子噱。

玉几凭来顾命新,负扆闻道有家臣;从今赌却钻刀咒,不信华人信满人!

一笑回眸百媚生。娇羞佯不语,艳波横。缓移莲步绕阶行。凝情久,幽怨吒银筝。
些事那回曾。水晶双枕冷,簟纹平。窥人燕子苦无情。惊梦断,何处觅云行。

道民初不忘天台,姓氏分明见密崖。为问松台千载鹤,白云何处不归来?

谁家寒意早,夜急捣衣声。少妇闺中力,征夫马上情。

野风吹断续,关月伴凄清。愿与将军听,开边暂息兵。

山寺风烟一半遮,水香知是落松花。青鞋布袜曾来往,不记云门与若耶。

披林求木实。
拂雪就园蔬。
浊醪非鹤髓。
兰肴异蟹蛆。
野情风月旷。
山心人事疎。
徒知守瓴甓。
空欲报璠玙。

少年轻远别,一舸又江关。剑浦寒云合,芝城春水潺。

世途多白眼,汝意只青山。大姥重相过,应探宝诀还。

忆昔长干道,登台雨正晴。长飙枫树远,独鸟大江清。

柳巷三洲隐,芦花两岸明。当杯愁落木,揽古爱佳名。

敢抱遗珠叹,难忘泣玉情。诸方来梵响,是处起歌声。

紫蟹香粳饭,银鲈菰米羹。三秋怀鹤驭,十载记鸾笙。

此日黄华早,悲风白露横。似闻华表语,翘首彩云生。

易田老翁当代儒,说剑先后有两图。蓬心画意不画剑,芝山剑与琴书俱。

翁口悬河证桃氏,旨趣本与蒙庄殊。我亲几杖凡几面,咳唾落地皆经腴。

纯钩有七我未睹,寒铓定使妖魅逋。惟从画卷资考订,腊广如鬣谁知乎。

一椽老屋安几榻,点缀杂以松杉梧。紫阳山馆正寒雨,夜窗独坐红镫孤。

龙身虎气跃纸上,引杯直欲倾百觚。少年击剑虽未学,此心自许雄万夫。

烛花剪穗吐光焰,搦三寸管胆气粗。天晴从公得把玩,规制请用溪藤摹。

绿鬓两科好,丹心一片忠。
言言开国体,蹇蹇匪渠躬。
夜谓鸳行底,能持鲠论公。
象台死得所,万古忆清风。

朱门古殿明湖曲,玉座凝尘舞蝙蝠。三世五王同一堂,一一英姿耀冕服。

斗牛占象霸图开,市中术者豫章来。劲旅摧巢八百里,都兵破越穷天台。

闭门天子孽自作,妖鸟罗平扫如箨。铁券功名衣锦城,丹青图画凌烟阁。

《杨枝曲》罢天亡唐,江东端不失孙郎。打球御马于阗带,英雄意气何堂堂。

枕畔金铃惊五夜,罗刹奔潮千弩射。玉册金符尚父名,新罗渤海纷相下。

五百功臣息战尘,三楼画栋照千春。牢盆海上横戈日,何意江山作主人。

奕叶依然承土宇,宫殿排云事歌舞。卵鷇家家按籍来,器服年年输内府。

八十年来王气消,石镜尘昏大树凋。箧书虽满客归国,折简无烦又入朝。

子阳季孟空雄壮,自作安丰甘退让。居人生不识干戈,父老至今思保障。

陌上花开缓缓归,歌声已断昔人非。青蘋无复村农荐,芳草空留羽士悲。

龙山突兀余残照,可怜异代还祠庙。阶墀赑屃立丰碑,句奇语重褒忠孝。

剔藓扪碑一慨然,短墙邻并玉津园。江外冬青缠野草,珠帘何处问通天。

策杖寻幽径转深,禅关春意问啼禽。劳人山色偏多怨,留客溪声似有心。

扫石争题苔断壁,倾樽直待月穿林。疏狂到处堪存迹,明日重来过北岑。

古木风烟尽,寒潭星斗深。
泯泯长流彻底清,石间松下倦心情。
洞天咫尺枢衣便,抖擞精神为濯缨。

苏张游说早空还,上相星轺指马关。国计输金兼割地,儒臣抗疏欲移山。

辽阳城郭千旗外,横海楼船一炬间。毕竟将军能胜敌,降书递后尚雍娴。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惸乎中浦。”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