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磻老,字渭师,东平人,作品有《拙庵词》一卷。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三月寒逾九九深,炎凉历惯不惊心。菜花满地黄金色,憔悴相看半不禁。
金幢西指,到涅拌彼岸,莲华涌地。灵照云何锋恁捷,放下漉篱而已。
来也无生,冤哉谁说,了了如如谛。只园接引,净居何似龙子。
刲股一再殚诚,疗亲应笑,阇夜多无计。感逝伤神香山老,合是佛光法嗣。
明女瞿夷,初禅自在,慧业余文字。尼陀那竟,导师犹说根利。
寻君腊八会,不遇竟空还。落叶一灯下,寒云双树间。
深栖知净理,强出愧清班。纳禄吾犹晚,惟应学闭关。
外家源流远,文物被诸孙。嗟我数年来,颇识佳弟昆。
酥酪本同味,兰芷非殊根。竞爽有如此,知当大其门。
信也来过我,气貌清而温。方忻驻足地,中有静者存。
皎然明月光,岂复受浊浑。埙篪迭和时,此理试共论。
石烂木全焦,钟鱼变寂寥。老僧无法说,诸佛亦魂消。
寺有州图载,山馀窣堵标。嗟嗟伏虎事,谁更问前朝。
我欲燃犀起蛰雷,漫誇海蘸纸钱灰。将军不是池中物,也为区区饼饵来。
莫怪千金一笑难,好花都是易摧残。调筝促柱惊弦断,弄笔题裙讶墨干。
紫塞魂归金瓦冷,彩楼人去玉箫寒。十年不作寻春梦,遮莫将侬薄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