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迈,字端行,(一作瑞行)号西里,永嘉人。约公元一二四o年前后在世,即宋理宗嘉熙末前后在世。能词,作有西里稿。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凤纸中宵,亲捧出,九天珠玉。只少个,添香侍史,对燃官烛。
绛节高随银汉转,红檐不定金波浴。乍因风,吹得到人间,霓裳曲。
丛桂树,家山绿。归梦好,残更促。又宫壶滴罢,晓钟相续。
蓬勃鹊炉三殿敞,扑琅鱼錀千门肃。量圣朝,无阙更无人,青蒲伏。
冠带趋朝沐宠光,曾将声教化夷王。扶桑东际非吾土,彭蠡西流是故乡。
白首还家江上骑,青山独对雪边房。悬知陆贾风流在,不羡裴家绿野堂。
卷袖褰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前推后却不辞劳,欲动不动谁掣肘。
偶人相对木与土,神女但誇朝复暮。龙公不作本分事,中閒多少闲云雨。
见说周人忧旱母,宁知东海无冤妇。慇勤更倩封家姨,一时断送龙回首。
三代日以远,至治不可追。我尝读前史,抚卷心伤悲。
炎刘崇伯术,李唐竟沦夷。女祸世所耻,和蕃人共嗤。
逮兹赵宋氏,兵力苦不支。委靡不复振,甘为异国欺。
明明我皇祖,仗钺驱熊貔。一怒九围定,百世今熙熙。
离思方萧索,况复暮秋馀。衰兰空委露,残荷已委渠。
独忆西风宴,还伤北涧居。忧来绕庭树,閒拈坠叶书。
霜露日凄凄,园林烟景变。落日薄寒塘,斜日明秋甸。
陶尊湛清醑,瑶枕含幽怨。寂寞西窗下,时闻山鸟啭。
叹今生漂泊竟何因。杨花是前身。怎风吹忽散,风停忽聚,聚散纷纷。
莫怪行踪不定,倚傍本无根。恨杀东流水,一例销魂。
犹忆鱼翻谷雨,共苔衣荇带,牵合难分。自湘妃去后,钿翠堕湘滨。
更谁人、多情载去,向小池,点缀作芳茵。休惆怅,且欧盟结,聊慰离群。
蛛盒牵丝频送喜。谁猜得,相思谜。看织就、回文方罫细。
程远也,烦君寄。情密也,为侬寄。
叩叩香囊襟上系。却忆到,分襟地。正楼外、斜阳催客骑。
侬去也,浑无计。君住也,浑无计。
雨过土灶犹流水,日上茅茨未起烟。早炊还到午炊熟,饮啄随时但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