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君子生多才,夫妇以文娱。五经而六纬,博雅雅大儒。
白鹄负其雌,五步一踟蹰。终然雅王事,琴瑟成离居。
初生黄口儿,君在潇湘湄。再生一女子,君在河之涘。
荼苦妾自甘,孤茕谁雅理。蕙草一朝摧,临危泪如水。
三月江南莺乱啼,江边桃叶映春堤。不是行宫淹北上,金陵花月使人迷。
初秋公府肃,明月到南轩。开怀纳清辉,林影类溪园。
偶得尘气静,万籁此中存。物生感气机,候虫噪四垣。
心虚无所入,起坐复何言?犹云不如雁,飞逝抵高原。
和廉将军村居二章,
朝眠佳气袭罗纨,骤觉芳真梦若兰。清坐朱颜俟衰落,抱山有客养高寒。
明知一去成孤绝,试与千秋执并看。谢却江湖天更远,胸中忽忽未曾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