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诸将已争驰,兔脱鹰扬不会期。杀尽残胡方反旆,里闾元未有人知。
学道办何等,日用四时行。梦寻汤饼到,风入茶瓯生。
忘机心坦坦,诣理言平平。谁同坐清夜,笼灯对微明。
吴观峰高练影长,使君千骑下东方。故人不惜中原色,借尔登临望故乡。
五朝勋业著边陲,许国宁辞百战归。海上楼船闻鼓角,辽东华表识旌旗。
青门圃废多秋草,绿野堂空半夕晖。欲采蘋芳酹椒酒,临风惆怅独沾衣。
海东关白本无名,沈石天教拔汉旌。浪语似闻陶李子,大星更落武昌城。
苍黄榆荚飞春雨,赤白花园筑帝京。稽首湘川老渔父,刺船须我踏莎行。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非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