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又过,看马首、澹烟飞鹜。最望远愁心,江水泼醅新绿。
樱桃梦觉,何处问、画楼金屋。记个侬往日,翠袖天寒修竹。
塞雪如花,江花如雪,几更凉燠。便千束㕙毫,难写柔肠九曲。
烟芜远近,伤春送目。春欲归、依旧锦衾孤宿。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比事属词,敦厚温柔,春秋国风。是司马游梁,年华正富,虞卿解印,著作弥工。艮岳烟云,樊楼灯火,一代兴亡在此中。遗闻所、便针缝锦衲,网缀鱼虫。
敲来几点晨钟,更堪断、森严审异同。叹东京鼎盛,欢场易散,中原事去,梦境全空。兀术观图,婆留索地,天使吴山易汴宫。一杯酒。又一声长笛,才子英雄。
五月分衣节,三军受甲时。莫教麟阁将,频发羽林儿。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呜乎!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蒙难以正,授圣以谟。宗祀用繁,夷民其苏。宪宪大人,显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为奴。冲让居礼,不盈称孤。高而无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怀故都。时诎而伸,卒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阙颂辞,继在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