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画

滚滚长江入窅冥,越山无数隔江青。一双白鸟谁惊起,冲破苍烟下别汀。

元明间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师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刚直名。后补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荐,乃避居山阴,更名悦。其从弟仕于朝者,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猜你喜欢
日月淹秦甸,江湖动越吟。苍桐应露下,白阁自云深。
皎皎非鸾扇,翘翘失凤簪。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媭砧。
北思惊沙雁,南情属海禽。关山已摇落,天地共登临。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一篷春雪泛西湖,不觉和身入画图。
千古暗香疏影在,谁云骨冷不容呼。

雾豹文章野鹤姿,黄冠晦迹浙江涯。携家拟就鹿门隐,奏赋何期狗监知。

触热问涂行有日,排云论事岂无时。太平上策须倾倒,更忆崆峒麦熟诗。

炎昏倦烦久,逮此含风夕。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络纬惊岁功,顾我何成绩。
青荧微月钩,幽晖洞阴魄。水镜涵玉轮,若见渊泉璧。
参差帘牖重,次第笼虚白。树影满空床,萤光缀深壁。
怅望牵牛星,复为经年隔。露网褭风珠,轻河泛遥碧。
讵无深秋夜,感此乍流易。亦有迟暮年,壮年良自惜。
循环切中肠,感念追往昔。接瞬无停阴,何言问陈积。
馨香推蕙兰,坚贞谕松柏。生物固有涯,安能比金石。
况兹百龄内,扰扰纷众役。日月东西驰,飞车无留迹。
来者良未穷,去矣定奚适。委顺在物为,营营复何益。

渌水三年,小桥畔,相逢曾赋。长凝伫,青骢有影,章台无路。

月下凭肩衣尚暖,楼头密约书成蠹。访城西、惟有画檐蛛,丝如故。

晓云意,人空慕。题诗客,愁应诉。奈绿阴满径,乍逢崔护。

芍药已付春梦远,杨花有被东风误。想雕栏、不追却沾泥,言还齼。

山行尽一月,踰山历万乡。入山又出山,宛在山中央。

山图所未及,山经或未详。夏山翠如滴,秋山净若妆。

冬山深如睡,春山远更芳。不尽山四时,山情那可量。

江山自严厉,溪山转幽凉。神山未获见,海山意中荒。

我闻山异德,始知山各疆。朝陟东山巘,山日飞混茫。

午憩南山侧,山风扑面飏。晚出西山岫,山云尽可囊。

夜倚北山麓,山雨欲浮床。山岚时结瘴,山露乍凝霜。

何木不山落,何草不山黄。落木悲山末,黄草敝山旁。

山木犹有枝,山草孰堪纕。此尽山糟粕,岂见山英芒。

山草非芝瑶,山木愧扶桑。山樵恣斤斧,山牧自徜徉。

欲穷山变化,久为山低昂。穿穴看山鼠,扑树突山獐。

伎俩凭山鬼,依倚任山狼。迁鸟出山谷,雌雄立山梁。

求山仍求友,山集又云翔。颇怪山中物,未必与山忘。

何人买山隐,何士构山堂。紫霞依山栋,碧霭吐山房。

山葵供小摘,山竹表幽篁。山居虽暂许,山意岂堪偿。

山不厌人閒,人莫厌山长。心能与山静,山亦与人商。

久从山终始,姑使山颉颃。山朝复山暮,与山俱未遑。

我仆叹山砠,我马鸣山冈。采山人不见,何处置山筐。

山巅馀鸟道,山径仄羊肠。崔嵬极山致,屈曲探山藏。

举头问山隐,山书秘何方。低颜语山客,山桂尔毋戕。

山盘五十馀,惟有泰山当。山池二十八,或倍华山阳。

彼山标千古,山以名益昌。此山阻遐僻,名晦山何妨。

山之言产也,不产山无良。或曰山为宣,非宣山曷扬。

我有家山在,俟我山始彰。东山与西山,咫尺共山光。

近山情可悉,遥山意可望。聊以家山绪,先矢百山行。

当年同看杏园花,聚散升沉事可嗟。之子此来知有意,年家情分是通家。

万累已全息,荒园足自怡。棋边今态好,酒外古心危。

妙画殊无意,残书若有思。屑榆亦可饱,努力莫言衰。

白鹭青烟剡江口,梅六七分经雪后。
月肯流连相伴酒,隔岩呼船有鱼否。

宗远肝肠浑是铁,惟应同住铁江涯。世人反眼不相识,廿载樵西共煮霞。

雨霁山光紫翠开,分明洗出小蓬莱。鸣琴一带洗流迥,绝壁千寻鸟道回。

杖锡老僧飞欲到,采芝仙客定频来。不知身在天门上,犹望云霞信手推。

汉江之水流潺潺,汉江之月照人寒。洵畅北来更奇绝,十日青山不尽看。

君子仁柔义也刚,须知自胜乃为强。
书因雁断疑天远,诗带梅来特地香。
一鹗先从云外去,四鸿宁久橘中藏。
圣朝出处非无意,衣锦何由恋故乡。
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
石马双双当古树,不知何代公侯墓。
墓前靡靡春草深,唯有行人看碑路。

何处怀人不断肠,笛声哀怨起江乡。落花尽入羌人调,归泪曾沾楚客裳。

明月千家砧杵动,关山一曲梦魂长。流年况是催容发,那独潘郎鬓有霜。

浑身燥庠倩人搔,入骨搔来身已劳。
一下被伊搔著了,平生痒处一时消。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