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陵寄陈次贾

担簦往解蜀山纷,归舸经行老几分。
楚国喜夸新令尹,霸陵畴识故将军。
相逢举酒酹江月,一笑携书访岫云。
乞得身闲了无事,但知耕凿感吾君。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铉府诞英规,公才天下知。谓乘羔雁族,继入凤凰池。
赤县求人隐,青门起路岐。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神哭周南境,童歌渭北垂。贤哉荀奉倩,衮职伫来仪。
庭闱定省外,都是坐厅时。
尽日身无倦,对天心不欺。
县花潘岳赋,池草惠连诗。
磨取九峰石,刊成德政碑。

剪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绵。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

倾笑语,捷飞泉。觥筹到手莫留连。明朝再作东阳约,肯把鸾胶续断弦。

黄昏惨惨雪霏霏,白首相欢醉不归。
四个老人三百岁,人间此会亦应稀。

无限伤心,吊亡国云山故道。蓦蓦地,杜鹃啼血,棠梨开早。

愁随花絮飞来也,四山锁尽愁难扫。叹年年春色倍还人,谁年少!

梨花雪,丝风晓。柳杨枝,笼烟袅。禁三千白发,镜花虚照。

襟袖朱颜人似玉,也应同向金樽老。想当时罗绮少年场,生春草。

秋色佳哉,剪绿帆半幅,与雁同飞。船头新旸似雪,津树霏微。

后堂丝竹,记频年、屡解谈围。真豪迈,传经刘向,肯言心事终违。

此去云山万叠,近天门牛渚,采石蟂矶。今朝临风酾酒,往事都非。

江声千尺,推篷望,吟遍斜晖。偏相羡,敬亭山色,朝朝得上君衣。

遥睇城东陌,冠盖郁峥嵘。主称且尽觞,客辞不胜情。

徒御亦相属,眤眤作私声。古来涕泪地,春草不易青。

生年未期百,过迹在长征。抚悼髀肉消,栉悼鬓发星。

白日为风雷,皇乾乍冥冥。居人恬卧起,道途失精灵。

弧矢固畴志,垂堂毋乃轻。

丝竹平章总不如。屏风谁列十眉图。收藏惯贴是郎书。

似燕瘦才能冒骨,如环丰却不垂腴。鸡头得似软温无。

净几明窗春迭荡,湘花剑叶影扶疏。易当妙处花前读,诗到工时叶上书。

旧雨栽培还若此,只今离乱定何如?独怜诸老留题在,恍惚幽芳梦故居。

人议居士老来迂,与世依违总不符。
虽似子牟怀魏阙,却同居易学浮屠。
锄荒只欲开三径,适意宁论泛五湖。
胸次更无尘一点,且同高士话虚无。
种橘南池上。
种杏北池中。
池北既少露。
池南又多风。
早寒逼晚岁。
衰恨满秋容。
湘滨有灵又。
其字曰鸣鸿。
一挹缯缴痛。
长别远无双。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来日行烦暑,归时听早蝉。
阴云翳城郭,细雨紊山川。从事公刘地,元戎旧礼贤。

梦似旋螺宛转生,琴操声变感残形。从今述酒须无语,自读离骚且自听。

宋世欧阳公,文章之凤麟。力矫当时学,黜险而崇醇。

直追韩愈步,独得史迁神。一字落海内,金玉并争珍。

遂开苏曾先,师表天下人。道德文章重,其学百世尊。

至明鹿门子,古传衍一薪。手评先生集,意旨晰胪陈。

闻与韩柳苏,曾王合刻均。他集予未见,此刻精绝伦。

古香生篇帙,岁久乃能新。投予好古志,得之匪无因。

玩观不敢苟,毋使或泯沦。

琼玖相要结,光辉比明月。佳期倏弦望,昭质匪圆缺。

云裾振丹陛,章甫滞诸越。忘年感绸缪,揆予伤薄劣。

所期峻明德,离合弦与括。

初日当窗牖,盈盈楼上妇。朱颜若桃李,宝钗耀螓首。

自言十五馀,同心备箕帚。山川一何辽,别离日以久。

春风陌上来,吹我檐前柳。

涓涓石含泉,扁舟过其下。大旱日望尔,神功一飞洒。

告天子,尔何微。麦秀风暄高下飞,馀音袅袅入云飞。

向天阍,如有诉,天阍荡荡虚且高,言之谆谆徒尔劳。

多少功臣如柱石,缄口全身保衣食。

中宵独不寐,万象总萧然。隔水来寒磬,西峰落夜泉。

月高霜气重,风急雁声偏。明日罗浮路,回看何处边。

榆径深深一草堂,松阶寂寂半斜阳。青山远近分齐鲁,黄石英灵阅汉唐。

碑断蟠龙荆棘暗,坛空鸾鹤桧槐苍。乡人更说传书意,故国风云入渺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