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庐不见几经年,一话清游一怅然。此日送君凭问讯,千峰影里旧潺湲。
吁嗟乎春归。奈匆匆不住,轻送芳菲。几处园林池馆,落红霏霏。
无意绪,裁春衣。想去年、百花开时。记剪烛山楼,看花古寺,回首梦依稀。
谁能禁,东风吹。倚栏干几曲,心与时违。又是杨花糁径,海棠垂丝。
春已去,人如斯。更那堪、幽思空悲。对芳草深庭,帘拢未垂双燕飞。
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与君百年内,托足无斯须。
试问所营营,花蕊上蜂须。一春所酝酿,广为三冬储。
下备子孙哺,上奉君王需。区区一饱间,竭此百年躯。
谁知甘似饴,出自苦之余。
天不借日月,日月终经天。虎不借深山,藜藿生路边。
春光春光,劝尔且休跨。毕竟年年用来,何须三时一假。
吾不识太皞何居,句芒何舍。仰观青阳右个,且愿苍龙止驾。
几番布气行权,一样承流司化。但能和地天平上下,自然句者堪伸萌者堪架。
岂惮施雨行云,胡为凌冬却夏。知尔者以为让成不居,不知者以为避难却卸。
吾欲迟望舒之窈容,止飞廉之奔泻。诏丰隆以津梁,帅初虹而来迓。
高深一望共萦回,近远同风多乐暇。时亦犹其未央,芳亦犹其未罢。
思邈路之曼曼,及诸荣之未谢。莫问九门磔攘,休贪一刻宵价。
息心且就蓬山阳,水流花落姑停罢。不受时情叹怜,所畏骚人怨骂。
吾将折琼枝而蔽赤华,继之以朝以夜。前牵牛使先驱,后婺女使洁舍。
尽教阳德遍东南,方许高明日亲炙。君看万古一春王,安能此月为偏霸。
东见千里江,西见十里湖。寒光欻合离,荡此秋月孤。
吴山秀接天,月出当其前。登高莽四顾,清辉满人间。
远心忽飞扬,南北同一圆。我乘白鼋越沧海,君亦赤鲤辞秦川。
忆昔燕市别,九十度盈缺。宁知来此地,复共今夜月。
雄城百万家,歌吹方阗咽。邈然山颠客,一笑两幽绝。
明日扁舟江上风,思君独在湖山中。
俞君手持一尺练,水色山光坐来见。烟林嘉树蔚森爽,云磴寒泉飒飞溅。
茅亭萝径青石床,松风洒衣如雪霜。便从花底抱琴去,閒听渔父歌沧浪。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浮萍托江汉,聚散无常期。女萝附松柏,荣悴永相依。
邂逅得从君,情好无转移。君情若绮罗,新故同一丝。
妾心如白石,成灰犹不淄。少小勤执作,颇解缝裳衣。
有无共黾勉,贱妾职当为。一朝罹祸患,长驱赴西陲。
蔽身无完服,空囊无剩赀。儿女走相送,但牵君衣啼。
丈夫自有泪,肯向别离垂。顾妾一挥手,去去从此辞。
壁彼秋叶落,安能恋故枝。君如孤飞云,妾作浊水泥。
宁作浊水泥,与君共驱驰。鸳鸯不独宿,鸿雁常双栖。
徒步虽蹒跚,愿逐君马蹄。生与君绸缪,死当相追随。
遥遥古朔方,人事日已非。仇多亲故寡,顾问良所稀。
面垢项长枷,风沙眼犹迷。旦暮蔽雨雪,为君结茅茨。
篝镫弄针黹,为君疗寒饥。当垆古所有,涤器洁尊罍。
坐卧同形影,须臾不相离。一生有九死,仓卒防已迟。
锱铢妾所积,忍令君先知。君殁妾当从,慷慨心不疑。
八年一弹指,得赦生同归。衣马粗具足,道路芳菲菲。
向非亲比?,安能有今时。至今朔方民,南望兴长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