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中偷路入故乡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猜你喜欢
厥初游太学,相与极周旋。含采共朝暮,知言同古先。
孟阳题剑阁,子云献甘泉。斯须旷千里,婉娩将十年。
今来艳阳月,好鸟鸣翩翩。同声既求友,不肖亦怀贤。
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成颂非其德,高文徒自妍。
声尘邈超越,比兴起孤绝。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跂予北堂夜,摇笔酬明哲。绿竹动清风,层轩静华月。
想像南山下,恬然谢朝列。犹恐鶗鴂鸣,坐看芳草歇。
邀以青松色,同之白华洁。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曰予轻皎洁,坦率宾混元。忽乃异群萃,高歌信陵门。
信陵好宾客,清夜开华轩。月光丽池阁,野气浮林园。
偶坐烂明星,归志潜崩奔。漾舟清潭里,慰我别离魂。
落日下西山,左右惨无言。萧条风雨散,窅霭江湖昏。
秋荷尚幽郁,暮鸟复翩翻。纸笔亦何为,写我心中冤。
闲中一卷圣贤书。耽玩意□□。潜心要游阃奥,须是下工夫。
今何异,古何殊。本同途。若明性理,一点灵台,万事都无。

始见穿帘隙,俄惊照屋山。春容先苑树,夜色误城关。

砧积疑铺练,盆消若盗环。酒醇怀泛蚁,诗敏过求鹇。

滉漾迷珠泽,便娟掩玉颜。人饥毡共咽,马冻荐难悭。

势急因空乱,形移任地班。舞深争巧黠,啭细弄幽閒。

淮右提师入,山阴访友还。江湖禽影断,弦木未须弯。

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
静女看花佛寺中。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
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酌酒对孤月,今宵中半秋。古今嗟逝水,天地入高楼。

宿鸟摇花影,轻云趁水流。何当太湖上,散发棹扁舟。

残雨翛翛映彩虹,怜君独咏楚台风。
远江帆影秋芜外,故苑砧声晚树中。
壮岁渐如辞幕燕,闲身犹作蠹书虫。
雅音自古无能好,莫向人夸瑟最工。

若有人兮,蒲柳风姿,憔悴支离。恨雍容司马,抛残赋草;

风流沉约,瘦损腰肢。扁鹊低头,巫咸束手,丈室维摩亦皱眉。

数其罪,合先诛二竖,后斩三户。

飘然与彼长辞。况苦口良方我有之。倩冀州坐客,挥毫草檄;

少陵野老,信口吟诗。左援桐君,右携欢伯,楚客高谈七发词。

涣乎一,涊然其汗出,是乃良医。

夜来斗庵,左顾绿云,右盼素娥。好态浓意远,随宜梳洗,轻轻莲步,艳艳秋波。妒宠争妍,娇痴无际,齐劝诗翁金叵罗。翁微笑、□一时饮尽,谁少谁多。月娥。唱後颜酡。莫也怕、浮云妒月麽。问苏州刺史,旧欢如梦,江州司马,衫湿如何。翠幕空垂,唾花无迹,忍听樽前飞燕歌。销凝处,正潇潇烟雨,偏恼东坡。

镜里流年,绿变华颠。谢西山、青眼依然。人生安用,利琐名缠。

似燕营巢,蜂课蜜,蚁争膻。

词苑群仙,场屋诸贤,看文章大笔如椽。閒人书册,且枕头眠。

有洗心经,传灯录,坐忘篇。

野柝静山坳,荒鸡嘂林樾。幽人起平旦,兴动不可辍。

竹杪惊寒光,开门见残月。万象泄玄秘,烟岚郁奇谲。

陂塘浴凫鹥,潋滟一顷雪。久立不逢人,朝暾射岩穴。

农祥待白未雪,春榜争魁欲放梅。
易乎易,万古传来惟一易。
羲文之心即是周孔心,问谁要于心外寻脚迹。
画之前,妙处难为言。
画之后,乾坤实居万化先。
谁将乾坤大父母,下与五十六卦为等伍。
既道先天一字无,云何却以后天混入先天图。
嗟吁平生粗知读周易,只向本本原原认太极。
一易之外更无之,嗟哉何人更以三为七。
欲知玄,问子云。
欲知包,问子平。
欲知筮,当叩焦与京。
要识乾坤真面目,请将四圣之经闭户十年读。

塔影森龙角,乘空尺木闻。宵来行雨足,神物自凌云。

一棹无行李,容与旷渺间。水平赴堤阔,天远引帆间。

小憩篷栖燕,孤明沙立鹇。却看车马客,尘土满征颜。

岁月乡关外,溪山螟色中。
孤城秋闭雨,独客夜闻鸿。
病使新髭出,贫令旧业空。
思归不得梦,欹枕近梧桐。
六窗不著閒光景,七处休寻古佛心。
放下不行凡圣路,改将黄叶当黄金。

生公说法阐师宗,色相从前隔几重。遥想龙龛才出定,又还飞锡下灵峰。

腻寒喧白昼,作势警深宵。云雨深于梦,风霆悄不骄。

角声催客枕,屋漏搅心潮。毋寐疑龙战,孤镫几次挑。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