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存诚,字资明,唐河中宝鼎(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鼎)人,贞元元年进士,生卒年不详。薛存诚父薛胜,能文,曾作《拔河赋》,因有文采,风行一时。薛存诚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好学,长于诗赋。他于贞元年间(785— 804年)中进士,初任节度使府幕僚,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兼管馆驿。不久转调殿中侍御史,后又迁度支员外郎、御史中丞。
王事勤劳得少休,全家喜复入汀洲。懒于荣路占淹速,尚有浮生任去留。
名誉未须惊谷口,功名终亦困壶头。归栖拟种千竿竹,便与题为潇洒侯。
当代能文章,义宁第一手。削迹入匡庐,与世隔绝久。
时翁年八十,往拜有谁某。维君跫然来,真气暖岩岫。
温温子弟色,服勤常左右。于今薄师门,风义庶可救。
岂惟斯文传,真脉在孝友。修身贻令名,四海仰贤母。
客语夜稍深,趋入唯恐后。孺慕及深慈,目中未曾有。
自婴风木悲,硕腹俄损瘦。推让及群季,周恤遍亲媾。
时交尚意气,握手肝肺剖。反面或下石,创甚柳州柳。
惟君久益亲,相看进于旧。经年更患难,鬓发已老叟。
但深孤露悲,岂效庚申守。愿君葆康强,特为亲故厚。
能为义宁文,并齐义宁寿。质直无饰辞,聊用当春酒。
片帆人万里。琴歌兴在,仍搴吟袂。过雨秋容,侵晓越娥妆洗。
漫拟西湖镜影,也休认、南屏烟翠。还信未。桐江一路,好山如此。
三载惯约清游,叹饮渌题花,顿成前事。醉拍征衫,空惜酒痕红渍。
旧垒芹泥换尽,更谁识、归舟天际。兰棹倚。魂消画眉声里。
退之谪阳山,始得区生喜。其后迁揭阳,颇复称赵子。
穷荒非人境,瘴海绝涯涘。亲识久去眼,此言不到耳。
所欢诚易为,未必尽洵美。谕如逃虚空,闻人足音尔。
我来衡山阳,情况本异此。一意等万殊,何尝分远迩。
四海皆兄弟,蛮貊固州里。而于择友间,颇戒不如己。
乃得黄夫子,风韵淡如水。为学本之性,言文贯于理。
遗我累幅书,磊落字盈纸。不诡亦不矫,不华仍不俚。
胡为连城珍,韫藏椟与匦。赏心一何快,区赵非所拟。
昔我在朝廷,尝得二三士。声名未振发,自任以为耻。
于今复何能,有志而已矣。譬将助飞迁,身方在泥滓。
作诗写吾心,词殚意未已。
洞霞疑接台峰近,石栈空歌蜀道难。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露夜痕乾。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
萧条犹见典刑垂,铁干铜标迥自持。镇定转怜风劲后,孤清遥对月明时。
危巢蔽日栖乌老,瑞骨留仙梦鹤知。几度宫墙鸣夜雨,凄凄如响壁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