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辟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乃有睢阳先生赠礼部侍郎戚公同文,以奋于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文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祥符中,乡人曹氏,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之庐。学士之子,殿中丞舜宾,时在私庭,俾干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渎,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以领其纲。学士画一而上,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学士,盛公侍郎度文其记,前参子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
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于鲁堂。辛甫如星,缝掖如云。讲义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然则文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古,或郁郁于时;或峻于层云,或深于重渊。至于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盖互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
观夫三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庶几乎刊金石而无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规此而兴,济济群髦,成底于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他日门人中绝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阳先生者,当又附此焉。
海上三珠树,孤鸾鸣啾啾。养子羽翼成,翻飞向九州。
九州一何旷,回顾生烦忧。寻仙蓬壶中,谒帝昆崙丘。
繁霜陨百草,琅玕无晨羞。慈乌能反哺,凤兮命不犹。
归与守故巢,戢翼为良谋。
□□□□□,□□□中原。八骏涉沙漠,春风移十年。
壮士磨宝剑,怒气常裂肝。荆湘跨闽浙,米贵仍无钱。
征求未可罢,民力悉已殚。嗟我无远识,念此心独寒。
九重益思治,久席坐不安。先生为时起,素抱今可言。
治近与治远,二者将孰先。堂堂东海风,千载犹凛然。
馀芳勉自振,家世无相悬。愚生啖寸禄,州县方迍邅。
感激欲起舞,袖短无由翻。临风重相别,江湖催发船。
杜陵寂寞几经时,遣兴空留卷里诗。早觉冰霜成岁晚,可怜松菊后秋衰。
秦城楼阁千年思,蜀道烟花万里悲。异代那知亦同感,古台寒日雨丝丝。
虎踞群山带绕江,为谁为国为谁降。高台麋鹿看无数,废沼凫鹥去自双。
万里朝云随逝水,百年西月过虚窗。白门酒美东风快,笑数英雄尽一缸。
柳丝不动江流缓,双鹭飞来秋日晚。平沙漠漠点寒烟,乱石离离立苍藓。
静随玉顶听湍濑,饥引银钩啄清浅。霜衣雪襟谁匹俦,逸态閒情自幽远。
君不见燕衔泥,朝来暮去傍人栖。又不见莺乱啼,间关宛转无休时。
岂如此鸟独凝寂,不与众禽上下相追随。周公称大圣,振鹭载颂诗。
君子敛德容,雅与物色宜。尹侯家住大江西,翛然自负冰霜姿。
洁白岂不与之齐。为爱画师林良者,赠侯此画真潇洒。
堂上试令拂拭看,彷佛清风白露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