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杂诗七首 其四

三楚多秀士,善剑复闲辞。陪銮一柱观,解佩七星池。

芳流戏绿芷,平路结青骊。时进雄风赋,还承暮雨词。

弦歌未解已,原野动旌旗。秦师带百万,吴国安危。

夷陵既已毁,鄢城讵能支。在昔承欢豫,联组荫光仪。

一朝陷兵气,王室忽如遗。至今嗟百士,如何勿三思。

蔡汝楠(1514~1565)字子木,号白石,明湖州德清(今属浙江省)人。8岁侍父听讲于甘泉(湛若水)门下,每每有所解悟。年十八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职行人,不久升刑部外郎,迁职到南京刑部,与尚书顾麟引为忘年交。
  猜你喜欢
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牙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大业永开泰,臣道日光辉。
盐梅和鼎食,家声众所归。汉章道楚剑,郑武袭缁衣。
理识当朝远,文华振古希。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
庙堂喜容与,时物递芳菲。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闱。
昔陪鹓鹭后,今望鹍鹏飞。徒御清风颂,巴歌聊自挥。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一官归老岂嘉宾,喜见群材入选抡。
学变古今人得意,化行梁楚俗还醇。
士蒙余勇天同力,诗度清秋物再新。
勉作功名求善颂,径从平地据通津。
野人何得以诗鸣,落魄骑驴走帝京。
白发半头惊岁月,虚名一日动公卿。
颇思湖上春风约,不柰楼头夜雨声。
柳外断云筛日影,试听幽鸟话新晴。

贤正屯蒙日,阴邪会用时。人从万死过,谁肯一言危。

毒意回天后,忠诚荐柬之。复唐三百载,留得枕江祠。

峰顶云擎塔,门前路接城。到山先见寺,近市不闻声。

吊古身逾幻,凭高酒易醒。奇中更奇处,风度县楼更。

柳花风,榆荚雨。检点春光,去也何匆遽。红泪飘零千万树。

乱鸶啼到无声处。旅颜残,泪计误。日日寻思,临别叮咛语。

欲倩文鳞传尺素。娄水无情,不肯西流去。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冠带亦自闲,累月不著身。

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

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山肴与野酿,待我如佳宾。

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常恐礼数乖,取问吾交亲。

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老病何堪污玉堂,乞恩优诏许还乡。归鸿绝漠情知远,倦鸟投林意觉忙。

但想溪山绝处好,不妨园圃到时荒。退休自是升平事,祗道閒中岁月长。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梅格孤高只自知,耻随桃李斗新枝。天寒翠袖依修竹,却在橙黄橘绿时。

梁王宅里参差见,山简池边烂熳栽。记得九霄秋月上,满庭清影覆苍苔。

伤秋愁不断,邻杵已鸣霜。
宝扇鸾收影,篘蚁带香疏。
花停懒蝶细,草庇寒螀虫。
落叶无人扫,庭空下夕阳。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
凉风侵帽角。
曙色淡鞭头。
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
山花红夹道,揽辔任勾留。
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
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
炊烟横鸟道,晓雾暗车尘。
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

荷叶小于钱,解覆双栖翼。瞥见微波飒飒生,蓦地吹欹侧。

春去暗愁牵,春到愁重叠。风卷飞花似扫愁,愁里花狼藉。

团圞一昔心头热。昨宵风景先离别。归去近红镫。泪痕添几层。

弦愁凭凤纸。诗稿钞三四。只是断肠多。月明今夜何。

雁荡接台山。秋来最好看。寿星明、高现云端。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间。
玉节近天颜。东西两路安。祝苍松、节劲根蟠。相汉元勋萧第一,留次位、著曹参。

长相思。短相思。只个相思无已时。相思伊怎知?

不相思。又相思。提起相思不自持。相思总是痴。

曾将肝胆许先皇,一代英雄独擅场。帐底军声严细柳,剑光雄视起韶阳。

风前校武旌旗壮,醉里寻僧竹院凉。能使笑谈清瘴海,九成台上月苍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