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颖(生卒年不祥)字仲达,德兴(今属江西)人。宣和六年(1124)进士。根据洪迈《夷坚乙志》卷十六的记载,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跟韩驹、徐俯、汪藻等人往来,有《霜杰集》。这部诗集看来在当时颇为传诵,后来全部遗失,下面选的一首是保存在南宋人陈起所编“前贤小集拾遗”卷四里的。也许可以顺便提起,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董颖还值得注意,因为他留下来十首叙述西施事迹的“道宫薄媚”词,衔接连贯,成为一套,是词正在蜕变为曲的极少数例子之一。
我昔官阆中,子时趋长安。相过日夜饮,肯使笑语乾。
但知醒复醉,谁问甜与酸。揽衣步中庭,仰首羡飞翰。
誓言早归休,慎勿贪高官。时未有添丁,眼前惟木兰。
舅甥一分背,日月双跳丸。那知十年外,相见西江干。
拜起未寒温,悲来各汍澜。我鬓已秃翁,子颜非渥丹。
相从海上去,兹事人所难。陂行白漭漭,山宿青攒攒。
人烟小岁后,草木深冬完。昨日次长沙,扁舟掠湘滩。
中流遭恶风,满衣泼惊湍。船如旗尾点,天作车轮团。
怖畏目敢侧,祷祈指频弹。向非鬼神助,几作蛟龙餐。
忠信时可凭,圣贤岂吾谩。勿畏峤南热,我清物自寒。
勿忧海邦陋,心广身亦宽。磨刀斫鲸鲙,隐几看鹏抟。
努力近药物,明年理归鞍。得之两鸿鹄,龟筒不须钻。
西风萧萧淮水流,淮阴侯去今千秋。汉家事业久淹没,钓台古迹今犹留。
忆昔王孙当未遇,英姿沦落淮阴渡。一饭难酬漂母恩,独抱鱼竿度朝暮。
谁知天意将亡秦,孤鸣篝火群疑神。揭竿斩木争响应,大江南北皆风尘。
豪杰由来天所养,振顿乾坤若反掌。平生自抱大将才,不见干戈尚技痒。
忽闻鼙鼓来南方,八千子弟从项梁。慨然仗剑与偕去,钓台从此遂荒凉。
坛荒人去无足惜,英雄岂锢烟霞癖。我嗟国士世无双,一生乃为他人役。
男儿奋起草泽中,胡不自立尺寸功。喑哑叱咤岂成事,乃将寄策干重瞳。
秦亡羽霸义帝辱,楚汉纷争相抵触。天时人事尚未知,应许高才骋捷足。
此际胡为不早逃,一官碌碌羁连敖。雄心时或露锋颖,顿令丞相惊人豪。
天生刘季老犹壮,立谈能识封侯相。貔貅十万出陈仓,不善将兵善将将。
平秦走魏成奇勋,咸阳京索犹纷纭。燕降赵灭齐复下,天然形势堪三分。
丈夫奋臂平区夏,即作真王胡用假。不然息影归田园,一竿重钓临淮源。
乃竟快快与哙伍,就夷钟室终含冤。即今炎汉已非古,陵谷沧桑几易主。
芒砀云气无真龙,何论长陵一抔土。惟有年年淮水流,钓坛尚属淮阴侯。
理世协休證,高人爱田庐。畇畇原隰间,绎绎春雨馀。
举趾秩东作,土膏润菑畬。晨出接云雾,暝还读诗书。
于焉乐耕凿,岂惜终勤劬。稼穑自秋成,淳澹真怡愉。
鸣鸠拂高树,草绿当座隅。华发对清酤,击壤歌唐虞。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