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老立专门学,金石遗文卷盈握。曾经从宦走长安,断碣残碑藓亲剥。
昭陵迹废补亡阙,磨石山高穿硌确。冰霜裂面虎豹嗥,沙砾堆中拾完璞。
摩挲铜狄自何年,万栋灰飞片瓦全。为按黄图考宫殿,始知地是汉甘泉。
底平面正规而圜,肖形似镜还如钱。其高半寸径三寸,旁具轮郭中不穿。
土花蚀后文留识,上有长生未央字。龙拿凤攫结撰奇,肉厚肌疏形体异。
与人作砚不中用,抱质如初无变置。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
巧多滋伪朴者真,此瓦人间盖无二。岂同冰井香姜阁,埏埴纷纷托疑似。
劝生勿更加砻磨,本色须教存古意。生颔此语索我诗,我诗质直无姱辞。
请烦拓致数十本,遍乞羊何共和之。或恐流传落人口,陶甄又复成今手。
晨登晋阳山,西北望云中。大漠造瀚海,重关阻飞鸿。
昔为征戍场,今见车轨同。相公奉明诏,分符揔元戎。
赋诗睇行云,□□□坐弓。天子万岁寿,垂拱明光宫。
玉女窗前手自栽,遥分海色向蓬莱。唯应七圣襄城过,曾见三花少室开。
地迥流光通粉署,天寒老干倚霜台。悬知的有千年露,欲献须君作赋才。
桃笙簟滑啼痕湿。金井外、几声秋蟀。雨紧灯花堕瘦红,记今夜、刚初十。
沈郎减尽相思骨,花又是、影双人只。一院蕉阴似那时。
少了个、朦胧月。
采采奇芳映绣裳,三三五五蹈青阳。全筹赢得金钗去,一路春风语笑香。
桐庐江水见底清,桐君山色青绕城。仙人指桐去千载,至今草木犹知名。
我来六月火云赤,为访名山侵晓出。芒鞋竹笠紫蕉衣,潇洒行踪杂樵牧。
松风迎客如有灵,笙竽响答洪涛应。丹崖转处洞门豁,石壁袅袅垂苍藤。
危楼一凭尘怀少,欲把仙书拾瑶草。西飞海鹤不归来,岭上荒祠白云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