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猜你喜欢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石阑干外上疏帘。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独自徘徊无个事,瑶琴试奏流泉。曲终谁见枕琴眠。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

不到西湖忽换年,今朝欲挂杖头钱。催成柳色多如许,落尽梅花最可怜。

八埏梦醒惊勾芒,青旂翠节迎东皇。柔风玉破第一香,明霞院宇悬金珰。

兰唇笑红草心喜,七十二番芳候始。流苏夜暖催羯鼓,日日梨园按新舞。

迢遥春色自长安,火树初从塞上看。云拥千枝回紫电,风移万朵压朱阑。

星河烂漫低垂阁,樽俎从容近舞盘。侧耳关城犹击柝,幻光不照战袍寒。

骢马循行,玉堂话别,屈指经年。正南浦怀人,绿波春水,西风送客,落木秋烟。

我到东山,君居北阙,塞雁江鸿又各天。频问讯,望钟陵明月,相忆娟娟。

茅斋日晏高眠。时步屧、支筇野水边。喜林鸟如呼,归来可乐,沙鸥作伴,相对堪怜。

惟有丹心,浑忘白发,春梦长依黼房前。愿故人,好力持舟楫,弘济商川。

陈国君臣醉宴时,可怜璧月照琼枝。蔷薇露湿仙裳重,笑殢君王索好诗。

心如野鹿迹如萍,只愿陶陶不愿醒。楚国蕙兰增怅望,雨中岚影洗还青。

蜂房割蜜留度年,中林置罝长击鲜。朔风吹空塞北户,束薪明暖初无烟。

缺篱补疏已乍密,败屋鬋茅元自坚。官租事空不复出,积雪塞径长昼眠。

田家此乐不知老,儿孙满前俱寿考。世俗荣名多变更,不似田翁一生好。

孤寺沙四围,曲声从中起。初发雨霏微,须臾忽滂沛。

飘风绕屋梁,遏云云欲坠。鸾吹与莺啼,化作清商意。

神女朝暮愁,鲛人深下泪。半夜弹箜篌,河流终瀰瀰。

此地多野干,镇日鸣不已。愿借清绝音,一为洗烦耳。

乍听疑广陵,又疑秦淮沚。试问歌者谁,云是打铁子。

少小学阊门,随飙度辽海。无食涩歌喉,挥锤涕如雨。

再请歌一曲,未歌先掩袂。宛转更悲凉,增我流离思。

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朝开妆镜夜熏衣,除尔安排事总非。正是踌躇难料理,新词怕听惜分飞。

独寻招提游,果得世外欢。昔贤所栖集,画像藏屋端。

山僧启锁鱼,不待啜茗乾。修广各异制,精采俱生完。

堂堂苏长公,英气邈难干。筇杖紫道服,天风吹袖宽。

清献薄须眉,示我铁肺肝。尚馀所施物,片石椭而寒。

侍郎胡金华,高括侍中冠。眉间可容掌,手版出中单。

颍滨与淮海,秋色亚层峦。参寥独缁衣,颔髭茁茅菅。

最后辨才师,文茵高座安。空山一室内,举目皆龙鸾。

再拜倾挈壶,喜极重悲酸。去之三百载,归路何漫漫。

斯人为列星,下视虫沙繁。宁不念学子,道术救彫残。

抵舍亟摹貌,微哉难控抟。梦中傥未遇,展诗时一观。

峄阳孤桐坚如铁,石上蟠根饱风雪。何年雷电驱六丁,曾入深山取蛟蠥。

霹礰击碎馀孙枝,流落尘寰知几劫。卓哉至宝斲斯器,声满乾坤擅奇绝。

雪光照夜三尺冰,落指飞泉响云穴。霜空湛碧来西风,老鹤孤鸣下天阙。

余生两耳获亲赏,所恨黔驴惟技拙。小斋人静月窥窗,古瓶水暖梅□香。

拂衣再拜□君操,恍然挈我天游乡。茫茫是身非已有,块坐俄惊柳生肘。

九原大叫伯牙醒,一洗雷同世间手。

公子留遗圹,春申幻旧封。知音先哲邈,挂剑古风存。

礼让规模远,躬耕气局敦。冕旒垂雅度,袍笏肃宏轩。

四字宸书壮,三人至德尊。崇台淩日月,宝碣镇乾坤。

载祀明君诏,封侯宋室恩。扶疏盘古木,金碧罨朝暾。

气盛碑能长,飙回火弗燔。江潮流绕寺,山色送当门。

绿嫩楼前麦,青浓砌外荪。芳踪多灌溉,仁义每追论。

朱槿移栽释梵中,老僧非是爱花红。朝开暮落关何事,祇要人知色是空。

江花江草映江楼,写出江天一片秋。隔岸小桥低数尺,淡烟消处见渔舟。

贞燕贞燕,影皇皇,尾涎涎。去年雄共栖,今年雄不见。

深沉帘幕花随风,空梁独宿思故雄。何人并卧氍毹月,罗袂鸾篦花影中。

曾窃兰芬逐后车,折冲樽俎好谁如。衡文昔许空凡马,揽辔今看徙鳄鱼。

到处绿阴迎化雨,一行霜色映征旟。北来闾左萧条甚,桑土能无费拮据。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