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舟行 其二

江流曲曲深村深,狎沤丈人无世心。东去归来傥逃暑,借尔疏疏斑竹林。

(1811—1871)贵州独山人,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莫与俦子。道光十一年举人。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郑珍俱为西南大师。工诗。尤工真行篆隶书。咸丰间以知县用,弃去,游江南,客曾国藩幕,与学者张文虎、张裕钊等校雠经史。有《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郘亭诗钞》、《遵义府志》、《声韵考略》等。
  猜你喜欢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禾头低映黍头昂,处处沟塍水面凉。
村路扶携伙冻馁,里门嬉戏有丁黄。
鸡豚入市溪鱼美,梨枣登盘社酒香。
岁乐田家风景好,待君模写奏明光。
小酢银槽新拨醅,带糟郭索佐樽罍。
一时送上天台友,助对梅花人举杯。

他乡见月能凄楚,天气偏如许。一院虫音,一声更鼓,一阵黄昏雨。

孤灯照影无人语,一把中秋数。荏苒华年,更番离别,九载天涯度。

粲粲幽兰,在彼岩阿。春阳流辉,惠风布和。粲粲幽兰,在岩之下。

懿彼白石,静言偕处。兰生幽深,孰知其芳。自我贞素,不知奚伤。

予怀芳馨,远莫致之。援琴弹丝,薄写我私。

行近青山忆故人,五峰云外旧嶙峋。我来已似辞枝絮,君去仍淹故国春。

无主花开已烂漫,多愁酒次易逡巡。此生不到人间世,岂少他年一聚尘。

又何献之,崧高之松。翠蕤屈枝,盘盘如龙。又何献之,维河之鲤。

玉鬐曜阳,金鳞泚泚。

为园偏种閒花草,我欲移松无处栽。深山瑟瑟谁知汝,可惜凌云耸壑材。

周家十圆鼓,散落陈仓野。
犹有夏驾石,盘盘驾之下。
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
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
父老惧谶言,山空石长哑。
西风城郭尚炎威,竟日琴尊历翠微。
红尽秋林枫正落,凉生晚寺雨初飞。
相从岁月交情旧,此去尘埃会面稀。
往事惟馀故侯冢,白杨衰草露沾衣。

折来杨柳带轻烟,种向虚斋小牖前。干弱每须扶短竹,土松最喜沃清泉。

敢期棠荫留遗爱,聊拟槐街企昔贤。为语庭阶桃李树,风流张绪在当年。

一径穿林谷,垂条罥角巾。小亭浮树杪,古木卧溪滨。

花气能留客,泉声解送人。匆匆理归棹,落日满城闉。

云影落空潭,灯光入虚镜。镜潭本虚净,云灯生幻證。

灯灭镜还虚,云散潭复净。外感虽频仍,不以汨贞性。

吾闻古圣君,而惟饭土簋。仲尼大圣人,饮蔬食饮水。

箪瓢困颜氏,至乐谁能拟。曾参亦可人,恒饥宁愿仕。

嗟嗟后世人,口腹斗珍美。万钱充一箸,豪奢浩无纪。

烹羔宰肥牛,杯盘动盈几。太仓日五升,何如安汝止。

东邻昨日收白骨,西邻今日啼青蛾。伤心又过中元节,城下招魂应更多。

綦履鸣环左右间,佳儿佳妇及承欢。天回白日临瑶席,露洗红萱出画阑。

小爵注春宜燕适,长裾曳翠可高寒。升堂拜母俱名士,一记何惭在史官?

汪子无才负傲骨,寻常出门少亲昵。僻壤相逢吴野人,风尘意气胶投漆。

野人之友亦落落,论诗共许孙与郝。几处歌声向一镫,吴陵新安与焦获。

焦获自昔多名家,孙郎动向人前夸。眼中难见李叔则,户外忽来王幼华。

王生结交殊不苟,屈指素心惟五友。预愁他日走长安,不似于今时聚首。

西湖戴苍能写真,游子不顾囊中贫。却将渭北江东意,图成樽酒共论文。

更有黄山江天际,画水画石多生气。援笔添写两株松,百尺寒冈接苍翠。

装来卷轴喜同看,皓首孙郎酒不乾。郝子撚须时欲笑,吴生抱膝动长叹。

汪子把卷苦抑郁,王生惜别何辛酸,王生王生劝尔且尽樽前欢,明日徒从纸上观。

三休寻磴道,九折步云霓。瀍涧临江北,郊原极海西。
沙平瓜步出,树远绿杨低。南指晴天外,青峰是会稽。
可怜洞庭湖,恰到三冬无髭须。

父母虽生嫁即休,沈恩须向沈家酬。能知尽节便为孝,何事临行若死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