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新斸孤根手自栽,和锄和雨破苍苔。寒窗岁晚多清事,只欠幽芳带雪开。
我朝未第日,乡间逢岁饥。两率闾里人,相共行赈济。
饥民仅得食,免困饿而毙。及我登第后,被罪归田里。
寻复拜召命,迤逦治行计。忽见道途间,小儿有遗弃。
复自劝乡邦,割己用施惠。日饭八千人,八旬乃休止。
于时已麦熟,粮食相接济。我始趋行朝,蒙恩长宗寺。
初本不望报,人以为能事。利司具切奏,还官不容避。
今年又少歉,我适帅泸水。无户备饭食,所济俱用米。
聊舍三百斛,十中活一二。又以一千石,减价平行市。
每石减十钱,庶几无涌贵。更有不熟处,资简潼川类。
计用减价粜,所祈均获济。我非财有馀,但悯民不易。
一时所施行,乐为之识记。
春水平堤一艇横,杏花深处话浮生。小桥隔岸时通马,细柳如烟不碍莺。
谁抱素心轻富贵,我从醉眼识公卿。莫教风雨閒相迫,叶叶枝枝斗晓晴。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