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同年李仲达孝思亭册 其二

业已箕裘扩,恩今雨露蕃。哺乌曾寄嘅,容驷有高门。

岁月亭虽古,杯棬泽尚存。庭阶芳气满,料得慰兰孙。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猜你喜欢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
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
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
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
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
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末。
每忆知郸城,深宫梦秋月。
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东风先到海东头,春兴催人独上楼。最是晚来凝望处,曲堤烟柳似皇州。

河口三十仞,悬水如横嶂。一夜粮船风,送我至南旺。

离家日几何,倏忽易弦望。水邮无定程,一闸隔天上。

百里飞黄沙,乾风裂绵纩。蚤与人争席,泥波充五脏。

三十何所成,劳劳密虚望。如彼上水船,进尺而失两。

一贵一贱转眼,得意失意片言。丈夫自管六尺,莫拟轻受人恩。

彩线鸳鸯愁暗缬。花雨新添,水暖银塘节。燕子穿帘飞又歇。

冰纨衬贴芙蓉雪。

闷倚玉箫吹半阕。报道人归,喜极还嗔绝。别后心情明镜彻。

日长挂到如眉月。

去去难为别,行行思更深。沧桑虽屡变,桃李尚多阴。

他日故乡返,仍期旧谊寻。一椽还共卜,归老遂予心。

山林不可住,欲隐更何之。
春去已多日,客愁无了时。
斜阳依树下,明月到门迟。
閒事谁消遣,陶潜一卷诗。

陶令贫无酒,郎言菊也无。家僮烧柿叶,邻舍送茱萸。

四面朱阑当午门,百年榆柳是将军。昌期遭际风云会,草木犹封定国勋。

碧瓦霜融,绣阁寒轻,春浮寿杯。羡华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阳七日,天意安排。丹凤门开,黄麾仗立,此际应须召促回。人道是,却暂时绣斧,索笑盐梅。
吁江假守非才。犹记得当时传庾台。算良机再会,抠衣来久,归鞭何速,祝寿方才。应与邦人,传为佳话,只为先生诞日来。明年看,是侬方九曲,公已三台。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危亭冠雉堞,飞构何崔嵬。一夕堕劫火,变化成烟灰。

颓基翳蓬蒿,坏道封莓苔。萧条古城上,空有秋风来。

乍见江枫叶已丹,偶然别绪上眉端。秋花小阁人欹枕,疏柳长堤我据鞍。

雁影云随天际远,潮声风送晚来寒。未残丛菊还宜醉,好把新篇寄与看。

念君磊落好兄弟,家在龙山黄叶村。久阙寄书秋雁笑,忆曾纵酒雪镫昏。

传闻易改新烽火,耕凿粗安旧筚门。见说耽游闲送日,岁寒丘壑肯相存。

烟水凄迷顾问津,数行高柳傍城闉。重来濠上同游地,几辈尊前健在身。

屈指年华犹昨日,惊心言笑已前尘。吾衰每觉浮生促,岁岁还为感逝人。

醒时莫忆醉时事,今日休言昨日非。
池上风光宜共酹,劝君不要半酣归。

无语晓妆慵。胭脂数点红。爱亭亭、夕照楼空。浑似绿鬟刚十五,偏容易,嫁东风。

春色不须浓。春情在此中。漫愁他、蜂蝶匆匆。料道消魂今岁始,常许我,一樽同。

一日趋朝四日閒,荒园薄酒愿交驩。三峰崛起无平地,二派争流有激湍。

极目榛芜惟野蔓,忘忧鱼鸟自波澜。满船载得圭璋重,更掬珠玑洗眼看。

一轮沧海月,依旧去年明。异县孤村夜,中原万里情。

声飘芦笛远,光湛铁衣清。愿照逃亡屋,乾坤一治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