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井底泉,能应海上波。但看园中花,足知田间禾。
井枯少涓滴,花蔫无婀娜。顾此不足道,将奈吾民何。
昨来走群望,所惜冤白鹅。事急一投牒,祗恐遭神诃。
竟获允所请,谅我诚匪佗。枕上闻淅沥,疑是风声讹。
三更疏点布,四更急阵过。披衣起清晓,砌下成滂沱。
澄台一以望,海云高嵯峨。雷声起何处,隐隐鸣潜鼍。
郊原杂青碧,但见笠与蓑。灌瓜泯楚衅,插秧学吴歌。
即我不耕食,所得亦已多。长我旧栽菊,活我新种荷。
书池玩蝌斗,画壁怜蜗蠃。鱼游意已忘,鸟啼声更和。
讵谁慰勤望,并欲捐烦疴。呼奴酌白酒,劝客金叵罗。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空濛写影。鹅粉飘芳陌。金缕初裁风恻恻。掩映谁家绣槛。
前度流莺定能识。
嫩阴寂。江南未寒食。锁烟雨、谢娘宅。甚离魂、化作销魂色。
料得蛾眉,怕因春瘦,先画楼台怨碧。
多幸松轩得罢参,玉泉山水胜江南。泉边便作归休计,何必香山觅旧庵。
平生不许说功名,可但人嫌薄命人。松柏有心私自信,芝兰无臭自相亲。
只今我亦乘轩鹤,何事公犹入幕宾。会看飞英霄汉上,方知满腹是精神。
